第十章 新魔法新海洋(第3/3頁)

這當然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加強自己的實力,在催生藥水的使用下,現在二級水平地士兵大部分可以變成四到五級的強兵(雖然以後他們再也無法獲得突破。甚至可能減少壽命),但是配合了足夠的武器還是一支強軍。

安尼恩想起了和史堤爾大師討論並且完成的軍事計劃——其中巨盾重步兵用和中甲戰士用的復合甲胄(防毒式鋼制頭盔嘲制胸甲十高強度金屬網裙甲十抗火防酸全身皮甲與附件,對電系魔法有一定抵抗能力的絕緣與接地式防電擊抗電離設計,對電系魔法有一定抵抗力,對火系,酸液和毒氣攻擊防護力強)

6個15人的標準步兵小隊(包括1名初級騎士,2名騎士學徒,2名盜賊。2名弓箭手,2名巨盾重步兵,6名中甲戰士)

2個15人的重裝步兵小隊(包括1名初級騎士,2名騎士學徒,3名巨盾重步兵,9名斧槍重步兵)

2個15人地輕甲長弓小隊

1個15人的重狙擊弩小隊(包括5個3人重型遠程狙擊弩戰鬥小組)

1個15人的戰鬥斥候小隊

1各20人的直屬近衛小隊

(中級重裝騎士2名,輕甲參謀文官2名,低級法師1組4名,護衛巨盾重步兵8名,輕甲傳令兵4名)

法師本身法術位以油膩術照明術蛛網術臭雲術之類輔助魔法為主。但更主要是使用卷軸為戰士加持。

按照史堤爾的要求和理解。這樣的一支戰鬥隊伍在一次正面戰鬥前,就要配置200個魔化武器卷軸,20個油膩術卷軸。10個火球術卷軸,10個蛛網術卷軸,10個魔法飛彈卷軸——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量。

連一直強調武器更上的安尼恩也不由咋舌,區區500兵,就要消耗25萬金幣,而一次戰鬥就要消耗三萬金幣,就算是王國的近衛軍,也未必有這樣豪華的裝備,不過。安尼恩還是拼上了,有了這樣地實力,基本上可以讓精靈部隊保持起碼地尊重,也可以使在戰鬥中受到額外的保護,如果能夠使他們作戰得法的話,甚至可以和大法師直接對抗。

其實,對安尼恩來說,現在是面子更高於裏子地時候,不然的話。許多事情就被動多了,這可不是一點錢能夠彌補的。

不過,雖然大部分是一次性投入(比如盔甲和武器,都可以再循環使用),但是要維持這樣的強軍,每年還是必須消耗大量的金錢,因此,又不得不開發領地,可是領地上現在基本已經開發完了,安尼恩不得不把視線轉到了海邊,尋思怎麽樣在海中獲得大量的財富。初夏的雨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當安尼恩的馬車開到了海邊之時,雨水差不多已經停了,甚至連太陽也露出來了,照耀地才下過雨的全島上,以及那遼闊的海洋之上。在近海討生活的話,由於現在沒有大規模保鮮方法,所以魚就算捕上來,也沒有販賣的本錢——超過幾天就臭了,如果想運輸到大陸的話,連港口都沒有到就已經全部臭了腐爛了。

因此魚業是沒有錢途的,只能維持島嶼上的領民的食品改善。恩,鹹魚倒是一種商品,但是這樣地利潤實在不高。

安尼恩把眼光看到了海中的礦物質與特產品中去——海底可是有大量的礦石,甚至連珍貴的秘銀含量都遠大於大陸,當然,更普遍一點的,就是大量的珍珠、珊瑚、海中農作物等等。

在地球26世紀,海中早就開始大量種植有著豐富營養的海洋農作物了,一種叫海麥的東西,已經取代了一大半的大陸上的傳統農業,但是,這個世界未必有這種東西,不過,地球26世紀大量利用海洋的經驗,還是大大的開闊了安尼恩的視角——要知道,在地球26世紀,海洋園業產值,可解決了100億地球人口的營養需要,而其它經濟成分更是成為了全球的經濟支柱。

當時,得海洋者得天下的想法,比得太空者得天下的想法更實際一點,更受到了世界各國以及以後的地球聯合議會的重視。

因此,他對海洋產業一直有著深厚的興趣,可惜的是,在這個世界上,連大陸都沒有足夠的技術進行開發,更加不要說海洋了,當然,他也同樣沒有想過要搞什麽海洋大產業開發——他又不是海洋女神的信徒,為什麽要給她增加神力啊?

不過,就是單純的取礦養珠,已經是一個黃金產業了,現在唯一要解決的,就是怎麽樣在海中取礦養珠——普通人類可沒有這樣的本事。但是,和地球上不同,在這個世界的海洋中,可完全有著智慧生命啊,如果不是怕太依靠精靈也不好,而且這裏也沒有多少海精靈的話,他可以直接通過精靈島和海精靈合作了,現在,他就想召喚一下其它海洋生命

比如魚人。彼此交換產品,這本身就是一個繁榮而前景廣大的產業,相信彼此,還是有談判和合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