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五節 墨窟谷(第2/5頁)


天神接受了補償協定,並建議默拓人在現領土南部的順生谷重建家園,由天神負責基建。有一部分默拓人選擇了撤離如意谷,到達順生谷進行開發,而另一部分則寧可守在寸草不生的舊地。其實原因也很可理解,順生谷本來就與肮臟的蟄族領地一山之隔,遠不如如意谷世外桃源般安靜。在第二次魁拔戰爭中,大批蟄族士兵北上犯進默拓人地區,順生谷是他們的前線陣地,殘留了許多蟄族士兵,蟄族士兵也確實覺得這裏是他們的屬地。但留在如意谷——現在更名為“墨窟谷”,確實又沒有活路,連食物也沒有。為此,選擇留下的默拓人繼續與天神談判,讓天神給個更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天神把順從一些的默拓人稱為“順默”,而把死扛的釘子戶稱為“逆默”。談判沒有最終方案,只有一個權宜方案規定,在戰後最初的10年內,由天神負責購買、運輸其他種族的生活物資到墨窟谷,供逆默們使用,作為過渡,到期即止。
到達順生谷的順默們在天神的輔助下,開發著新的家園,但與蟄族士兵的沖突日益激化。雙方各自劃出許多小分區居住,有時為了到達另外一個默拓人聚居點不得不穿過某個蟄族聚居點。天神偏向於默拓人,想把蟄族人趕走,可是畢竟雙方國界在歷史上就是模糊的,由於沒有合適的借口,天神也不能直接轟走蟄族人。
魁拔363年,順生谷發生了一次驅逐蟄族的民間事件,這事件正好成了天兵幹預地界事務的一個借口。在少量天兵的幹預下,事件得以平息。此後,默拓人和蟄族雙方有了清晰的邊界。
這事件雖然肅清了蟄族,但也限制、或者說終止了默拓人在順生谷的開發。實際被開發了的順生谷在面積上只有墨窟谷的五分之一,逆默仍是默拓人的主流。
這時逆默內部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此時去戰爭結束已過去了10年,天神支援商國默拓人重建以及輸出補償物資也過去了8年。在這8年裏,商國默拓人充分體會到了世界各國在生活享用、飲食文化方面的差異和多樣性,他們發現做買賣遠比自己耕作的生活要好很多,他們想著能用什麽方式讓這些生意一直做下去就好了。同時,墨窟谷在天神的幫助下,也建設成了一個除了沒有農業、其他產業一應俱全的新世界,墨窟谷各地之間修有發達的軌道交通。在修軌道的時候,天神和默拓人共同發現了這片焦土之地並非一無所有,被光脈燃燒過的土地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礦物質——鎢。這種物質的第一個好處是無比堅硬,且能吸收脈沖,具有防彈效果。更神奇的是,它如果被某種特殊的脈沖擊中,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地界普遍掌握了這種轉化方法,那麽只要隨便把家鄉的一把土運出去,就能賣個好價錢,簡直可以說正是因禍得福,家鄉遍地是黃金。鎢被商國默拓人稱為“黑金”。
魁拔358年,具有遠見卓識的逆默人精神領袖開財做了一件影響了整個地界的決定,他說服族人將天神額外補償的意脈物資不再用於墨窟谷自身的重建,而是在從墨窟谷到樹國米拉都之間的廣袤大地上,每隔百裏,建設一處綜合性驛站。這其實花不到太多錢,剩余資源返還給天界,換取等值的100年內的驛站的守衛和維護。而且,這些驛站並不作為默拓人的領土,所在國家地區免費享有它們的使用權,條件是,默拓人可以在相鄰兩個驛站之間的直線距離路途上有過往權,默拓人願意遵守主權國家的法令。這個決定表面上是個利益所有人唯獨對默拓人不大劃算的讓步,但其實得利最大的恰恰是商國默拓人。
到魁拔366年,橫貫中央大陸的交通帶貫通,商國默拓人把戰後初年天神幫忙運輸過來的地界各國的物資經過這條交通要道運往樹國,高價出賣。從沒有見過雪國的雪山巨蒜、風國的美味一號湯等異域特產的東方世界很快將貨物搶購一空。然後,默拓人商隊又馱滿樹國的特產和服裝等運回墨窟谷,再由水路銷往雪國薩庫人、風國基思卡人地區。後來雖然天神的免費飯票到期了,默拓人靠積累的金元仍可以購得充足的食物。默拓人不但有了一個能永遠不必耕種就有飯吃的活路,而且利用中間差價牟取了巨額利潤。僅僅過了幾十年時間,從總財富方面說,默拓人就已成為地界第一富國。
這條重要的古道就是聞名地界的“衣裳路”。而開財,於魁拔367年說服默拓人重新接受了紋耀制度,他成為新任的天寵,重新恢復了祭天制度,但把祭祀的三石米改為一捧鎢土。只用一捧土,連米都省了,默拓人可真是精打細算到家了。
當初離開墨窟谷的少量默拓人後來一直不願意過這種商業化的生活,他們繼續在順生谷過著原始的默拓人生活,成為默拓人之中的異類,演變為後來默拓人的一個少數民族——“順默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