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六對銅獅

傅同禮最近忙得腳不沾地,初步定的是正月十二出發南遷,所以給他們留的時間不長了。

雖然故宮從兩年前就有南遷的計劃,陸陸續續也都把國寶裝箱,但真正離開之前,還是要把箱子再打開檢查一遍,看看有無疏漏。檢查下之前墊鋪的棉絮稻草是否潮濕發黴,一個箱子裏面能多裝東西就在不損壞不擠壓的基礎上盡量多裝,能多帶走多少東西就帶走多少。

盡管末代皇帝溥儀在離開的時候帶走了一千余件書畫和玉器,但故宮裏尚存二十四萬件以上的國寶。究竟哪些最先帶走哪些要留下,故宮裏面的人就先大吵了好幾天。

故宮的工作人員,粗略地分三個部門:古物館、圖書館和文獻館。古物館之中,還分青銅組、玉墨組、木器組、漆器組、鑲嵌組、書畫組、裱畫組、陶瓷組、金石組、鐘表組......每組都有傳承,或父子相傳,或師徒相授。平時各組之間雖然相處融洽,也經常跨組合作,但實際上內心都覺得自己的組別最厲害,古物最珍貴。尤其到了現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更是掐得風生水起。例如那青銅組的章武,真是恨不得連太和門前的兩對銅獅都打包帶走。

傅同禮為了這件事都掉了好幾把頭發,最後解決的辦法還是沈君顧出的。除了評級的特等文物必須第一批運走之外,其余的車廂份額全都靠抓鬮來決定。一切都交給了老天爺。這下倒是沒人再糾結什麽了,都靠運氣來給自己負責的文物贏取車票。

為了沿路的安全,方少澤拿來了一個電話名單,傅同禮在他的示意下,親自給行政院以及沿途經過的各地方軍政長官打電話,要求派隊伍沿路保護。

宋子文宋先生也親自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北平故宮的文物是屬於全中國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動用;迫於戰火將近恐有閃失,才暫時南遷以避戰禍,等北平安定下來之後仍然會運回。這封電文下發至北平各部,在各大報紙的專欄上也有登載,至此,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檄文大戰也告一段落。

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風平浪靜了,私底下卻暗潮洶湧。

傅同禮忙得焦頭爛額,倒是沒空去注意這些。

正月初十,正式的起運通知下發,傅同禮在交泰殿給大家開了一次大會,分派跟隨文物南下的人員,和留守人員的職責安排。比較重要的元老們,傅同禮都在之前征求了他們跟隨或者留守意見;而小輩們的意見就不用參考了,他們一般就是跟父親或者師父反著來的。例如書畫組的孟袁興選擇留守,那麽孟氏兄弟兩個就要跟著文物南下,做沿路保護和到南京之後的整理工作。這也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原則,哪怕一方出了差錯,還有另一方存世。

不光故宮裏的文物很珍貴,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也都是萬裏挑一的人才。不說別的,就孟袁興臨摹古帖的能力,幾十年的功底,整個中國也很難找出第二個來。畢竟也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坐擁整個清宮的書畫收藏,想要看哪張字帖就有真跡放在眼前揣摩。

其實照著傅同禮的意思,孟家兄弟其中一個跟著火車南下就好了,另外一個留在孟袁興身邊,萬一有什麽意外,老孟家至少還能有個傳人。但孟袁興卻笑著搖頭,說這才是艱辛道路的開始,要真的考慮得這麽多,恐怕以後更沒法決斷了。照著感覺走,這也是他從書法之中悟出的灑脫。

傅同禮也從孟袁興的話語中品味出來其中真意,思索了許久。他自己天生謹慎,是好事,但在面臨危局的時候,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快的選擇,是要靠本能的。他經常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反而不適合以後那麽艱難的道路。

這個問題藏在傅同禮心中,倒是成了一塊心病,越臨近啟程就越是不安。直到正月十一的晚上,啟程的前夜,傅同禮被女兒夏葵神神秘秘地拉到了她的房間裏。

夏葵也是隨行的人員,傅同禮不放心女兒留在北平,自然是帶著她一起走。他本想板著臉教育夏葵明天淩晨就要起來,要早點休息,結果就在進屋的那一刹那看到他女兒的閨房裏居然還坐著兩個男人,老臉立刻就黑沉了下來。

“傅叔,這不是有事情想要跟您說嘛!您可別想歪!”沈君顧一看傅同禮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忙不叠地解釋。他旁邊坐著的嶽霆趕緊起身,給傅同禮放好椅子。

“說吧,有什麽事?”傅同禮掀開長袍坐下,心力交瘁地按了按太陽穴。他以為這兩人是不想離開故宮,所以私下來找他求情的。沈君顧他是要帶著的,畢竟這小子難得浪子回頭,若是不拴在身邊看好了,指不定轉身就又放浪形骸去了。而嶽霆也是必須要帶走的,本來就來歷不明,若是把他留在故宮,更是不放心,還不如帶在身邊。這姓嶽的小子還有些身手,比起那些士兵們都要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