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節 忘懷(第5/5頁)

這是一場戰略欺騙,拓跋雄希望能以對峙的假象瞞過洛京,打慕容家一個措手不及,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時候,北疆邊軍已猛撲至京畿。

十月十七日,北疆邊軍的前鋒越過東平,進入朔州。

十月十八日,朔州巡撫孫翔下達命令,命令朔州各地軍民停止抵抗,迎接北疆討逆軍的入境。他宣布,朔州軍民將堅決支持拓跋皇叔勤王討逆的義舉,他本人更是願統帶朔州兵馬加入討逆軍麾下。

因為並不在抵抗魔族的一線,整個朔州的守備兵馬也就五千鄉兵和百來具鬥鎧。在軍事角度看來,這支缺乏訓練、裝備老舊的孱旅戰鬥力無限接近於零,拓跋雄麾下,哪怕最差勁的一個旅都足以橫掃朔州全境。

但對於孫翔的投靠,拓跋雄卻給予了極高的回報。除了讓孫翔依然留任朔州巡撫外,他還任命他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和禮部尚書——當然,這兩個兼職是要等拓跋雄入主洛京後才能兌現的。用這種千金市骨的方式,拓跋雄向依然控制大魏朝各地的鎮守官員們發出了赤裸裸的誘惑:投我這邊,有好處!

在朔州首府朔安,拓跋雄設壇祭天,發布討逆檄文。檄文中,他激烈地抨擊了慕容家篡位謀逆的卑劣行徑,宣布將以武力討逆,匡扶大魏國朝政。

“我朝正統福澤深厚,人心思定,王師大舉南下,步、騎精卒不下五十萬,勢如泰山,跳梁小醜妄圖螳臂當車,乃是自取滅亡。各地牧守,當知天命有歸,大勢所向……”

六鎮大都督的檄文做得很有氣勢,他自己也很有信心。都督府的幕僚團已經分析過了,與慕容家的這一仗,他們是具有很大優勢的。北疆邊軍有近三十個旅的兵力,而金吾衛則不到二十個旅;北疆邊軍長年戍守邊疆,無論經驗和戰鬥素質都遠超鎮守京城的少爺兵們;除此以外,六鎮邊軍還有一個大殺器:無論慕容家的走狗文人再怎麽舌燦蓮花,他們都改變不了慕容家謀反弑君篡位的事實。

在大魏朝內部,無論洛京軍民還是各地官員,大家普遍都認為,拓跋家才是大魏朝的正統。所以,拓跋雄以皇叔身份勤王討逆,在政治上是有很大優勢的。只要他能擊敗洛京金吾衛主力,入駐京畿,那時人心所向,江淮前沿的魏軍主力和安西魏軍應該都不會對拓跋雄上台抱有太大的抵觸情緒,屆時,很可能會出現全國各地傳檄而定的場面。

道義就象空氣,看似空虛,卻是無所不在。要奪取天下,光靠大義和正統自然不行,但擁有正統的大義名分卻是能省很多力氣的。檄文消息傳到,遼南都督元彬、高州巡撫白林、定州巡撫蘇萬均、並州巡撫陳旻等大魏朝的死忠官員立即宣布響應。他們發布宣言,宣布擁戴拓跋皇叔平亂,願意全力以赴地支持六鎮邊軍平叛。

眼見軍隊進展順利,各地響應如雲,對於未來的前景,拓跋雄和部下們都抱有十分樂觀的態度。在邊軍裏,很多人都在憧憬著打進洛京那個花花世界後該如何玩樂享受了。那些地方官員比較聰明,他們正忙著籌劃給拓跋雄上勸進折子呢,有人甚至已經在奏折中改口稱拓跋雄為“陛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