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節 決斷(第5/9頁)

王北星和呂六樓,他們雖然是自己心腹,但他們更象純粹的軍人,心腸不夠黑,手段也不夠狠。

“碰到長孫家的人,先抓起來吧,待我改天來處理。另外,叫人收斂了長孫壽——還有其他事嗎?”

“沒了。鎮督大人,您放心吧。我們會處理好的。”

看著王北星眉宇間隱隱有憂色,孟聚突然問他:“北星,我們殺了長孫壽,你怕不怕?”

王北星毫不猶豫:“鎮督,長孫壽既然敢派人來行刺您,您殺他,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什麽好說的。只是我們現在既然做下了,那就要做些準備,看著如何跟朝廷交代了。”

王北星的反應沒讓孟聚失望,他點頭:“放心吧,我有安排的。”

殺了長孫壽,並非孟聚的一時怒氣發作。長孫壽派人謀害自己,還害死了王柱,他本身就有取死之道。

面對敵人咄咄逼人的進攻,孟聚知道絕不可退讓。一旦自己表現軟弱,自己在東平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信就要毀於一旦了。那時,墻頭草旅帥們說不定就要重新投向長孫壽的懷抱了,那時自己才叫死無葬身之地。

至於說殺了長孫壽會跟拓跋雄結下死仇,會召來他的報復——孟聚嗤之以鼻,難道現在拓跋雄就不想殺自己嗎?大家早就是死仇了,只是他奈何不了自己罷了。

孟聚唯一顧忌的,是洛京朝廷對此的反應。

按照白無沙的說法,只要能在北疆削弱拓跋雄力量和威望的事,朝廷都會很高興。孟聚的動作雖然大點,但歸根到底,也不過是鏟除了拓跋雄的一個黨羽罷了。這事雖然違反了朝廷律令,但朝廷會樂見其成的——就像當年申屠絕殺葉迦南一樣。

孟聚已經看透了,鮮卑人的朝廷就跟個婊子一樣,嘴上嚷著不要不要,心裏卻是在暗爽不已。當然,一省鎮督殺了都督,這在北魏朝政上還沒有過先例。孟聚也不知道,朝廷到底會怎麽處置自己。不過他也早做好了打算,倘若朝廷打算嚴懲自己的話,自己就立即跑路去南唐好了。

……

當晚回到家中,孟聚也不休息,立即動手起草奏章。

奏章一共兩份,一份是用紅封皮的奏折寫的——當上鎮督這麽久,孟聚還是第一次行使鎮督的直奏權,寫奏折的規矩還是師爺教他的。

按照大魏朝的慣例,紅封皮的奏折是報捷用的。在這封奏折裏,孟聚報告皇帝陛下,說是東平陵衛經過周密偵查,終於發現了南唐大間諜“破軍星”的下落,原來此人竟就是東平的新任都督長孫壽!

內奸長孫壽不但為南唐竊取大魏朝的軍政機密,他還勾結南唐與黑山軍匪幫,派遣殺手行刺東陵衛鎮督孟聚,準備在東平發動一場大兵變。一旦被他成功,他將率領北疆的叛軍與南唐軍裏應外合,將從南北兩面夾擊洛京城,如此則大魏朝危矣!

好在,大魏朝乃中原正統,上應天命,祖宗庇佑,福澤深厚,自有諸天神佛保佑。在這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候,忠於陛下、忠於大魏朝的北疆將士紛紛挺身而出,與長孫壽做出了堅決的鬥爭,這些忠勇將士是——

寫到這裏,孟聚都覺得自己寫的不是奏折來著,是神話來著。他臉上露出狡黠,繼續寫:勇敢捍衛大魏朝社稷的忠勇將士有以下人等:東平橫刀旅旅帥易小刀、關山旅旅帥關山河、禦邊旅旅帥白禦邊。他們發現了長孫壽的陰謀,並與其作出了堅決的鬥爭——孟聚倒沒奢望這樣就能把這幾個油滑的兩面派拖下水,不過借這個機會惡心他們一把也是爽的。

總而言之,得陛下聖恩的庇佑,在上述“忠勇將士”的大力協助下,得知長孫壽密謀起兵謀反的消息,東陵衛於六月十九日淩晨采取了緊急措施,將叛黨一舉擒獲。長孫壽本人負隅頑抗,抗拒王師,已經自尋死路,其余人等皆一舉被擒,東平局勢現已恢復穩定,所以,陛下和朝廷諸公可以就此安心了。

在奏折的末尾,孟聚懇請朝廷,盡快明確東平新任都督的人選並催促其上任,以安定東平軍民之心。另外,對於長孫壽謀逆一事,也請朝廷盡快派遣大員前來調查,將其定罪。

附著這封奏折的,還有一批所謂的長孫壽罪證,比如捕獲南唐鷹侯韓啟峰的供述筆錄啊、都督府裏查獲的大批兵器、黑山軍與長孫壽聯絡的信函等——這些東西,自然也是真假參半了,有些東西幹脆就是孟聚私造的。孟聚倒不指望這些東西能糊弄過朝廷去,這年頭,誰比誰傻多少啊,但朝廷倒是可以用這些東西來糊弄下清流和輿論。

寫完給朝廷的奏折,孟聚歇息了一下,又開始寫第二封信。這封信,是寫給東陵衛總鎮白無沙的私信。給朝廷的奏章可以隨便亂扯,但這封信裏,孟聚可不敢胡亂吹牛了。他老老實實地坦白了事情經過由來,說長孫壽對他行刺和數次使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