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二百四十九縷光(第2/3頁)

托著司諾城的手化作了白色的巨木,紀斯張開雙臂後仰,竟是從混沌木中脫胎而出,變成了籠罩整個宇宙的光。

這一秒,龐大的混沌木從中間裂成兩半,變成了兩棵白色的神樹。它們沿著地球的弧狀表面生長,枝丫盤錯收攏,慢慢攏成了一雙白色的大手。

那是紀斯的手,修長雅致,骨節分明。

他像是攏住一顆水晶球似的,溫柔地將整個地球托在了手裏。而在這枚行星之上,有精靈散發著淡淡的金輝,正與白光交相輝映。

融合振動,維度拔升!

宇宙的力量在向他們匯聚,生命的高歌從多重空間傳來。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萬事萬物像是化作了一場電影,他們成了看電影的人,能隨意將進度條拉向開始與終結。

是終點也是起點,是回溯也是未來。

地球在發光,人類在發光,無窮無盡的振動往這方空間回饋,而籠罩著他們的光升騰往上,與流動的生命體融在一起,又一點點勾勒成熟悉的人形……

黑發白袍,銀冠權杖。

紀斯睜開眼的瞬間,萬物蘇醒,黑暗沉眠。成聖的感覺,其實與曾經的每一次突破都沒什麽區別。

他將命運交還給人類,而人類開拓了新的紀元。同時,他也擁有了全新的明天。

“司諾城。”他輕笑道。

淡淡的金光凝成人形,司諾城回道:“我在你身邊。”

嗯,大道寂寥,我會一直在你身邊。

……

終戰結束之後,地球復歸了平靜。除了界門消失、惡魔不再、地形全變外,似乎跟平時沒多少區別。只是,當人類開始收拾戰場、為戰友斂屍時,沉重的哀戚還是籠上心頭。

但他們也明白,有時候死亡不是終結。歲月久長,皮囊會在磋磨中死去,而靈魂與靈魂終會再遇。

第一天到第三天,人們收拾戰場、整頓殘局。地下城的活人陸續回歸地表,聯盟統計著傷亡人員,長長的黑白名單鋪了一地。

參戰的動物回到了森林和沙漠,但它們沒帶回同類的屍骨。不同於人類,動物認為腐化於大自然是生命循環的一節,天生地養,自當回歸。

它們離開了,人類還在收拾。

第四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學家開始匯報地形地貌的變動。南極裂成了群島,大澳碎成了八瓣,亞歐板塊分離,著名的山脈斷了十九條,成形幾千年的裂谷被夷為平地……

第五天,幸存的衛星開始工作,癱瘓的信息網絡重新連起。可活人們發現,聯盟的社交賬號近一半呈黑白色,那是賬號主人離世的證明。

悲喜相通,共情相融。無聲的默哀在網絡上蔓延,不久後,有野花被人裝束,放在了戰場的焦土上。

送花的人越來越多,發黑的焦土匯成了花海,鋪滿了死者通向往生的路途。

第六天人類籌備了一場肅穆的葬禮,致英雄,致戰爭,致地球。逝者已矣,往事不可追;生者還在,未來尤可期。他們會砥礪前行,向著更廣袤的星辰大海,而不是囿於原地、止步不前。

第七天,人類的新紀元開篇,定為“元年”。

聖經中,上帝以七日創世。在今日,人類以七日重整旗鼓。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個環,被創造的人類終是成了上帝,但他們不再認為自己就是上帝。

揚升與蛻變,在乎靈魂也在乎思想。人類本心的覺悟,會締造史無前例的輝煌。

“我們需要思考生命的重量,也要重塑善惡的邊界。”霍丞鷹的聲音蒼老而厚重,一字一句敲擊在聆聽者的耳邊,“經歷過這一次保衛戰爭,我們必須重新找準‘人’之於自然、萬物和地球的定位。”

“如果我們肆無忌憚地揮霍資源,最終還是會重蹈覆轍。地球保衛戰不會過去,它將存於歷史,存於現在,也存於更遙遠的以後。我們是後人的前人,但也是前人的後人,是過去和未來的過渡,是新舊更替間的變革。”

“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成就或好或壞的人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古人反復說起的道理,曾經聽著煩,如今才明悟大義。

“砥礪前行,天佑眾生。”

霍丞鷹最後的話音落下,場內外的掌聲久久不息。至此,他們會將悲傷沉澱,懷抱著亡者的期待,沐浴著下一輩的注視,所向披靡。

獨屬於人類的全新未來,才剛剛開始。

……

中洲沿海,原鯨渡港邊際,潮起潮落。

紀斯與司諾城站在海邊,迎著海風的腥鹹,眺望自由自在的海鳥,忽而覺得海闊天空,已成靈魂的大自在。

紀斯訴說著往事,細數自己經歷過的種種。司諾城聽著聽著就笑了,眉眼萬分柔和:“……所以,你本是個衣食無憂的貴公子。因為經歷的奇葩太多,才造就了今天的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