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完美復仇(第2/2頁)

“又該如何?到那是個時候,劉氏謀個宗親外戚也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吧?”劉玬面色平靜,“真正走到哪一步,那就不是劉氏一家能阻擋得了得了,那就是天意,意圖阻擋歷史洪流的,都如同螳臂當車,只能被碾得粉碎,我們劉氏又何必去做那逆潮流者?”

劉墉目光定定的看著小妹,良久不語。

此言誅心,但是卻是大實話,如果江烽一舉把沙陀人都給滅了,進而又橫掃河北把契丹人給剿滅了,誰還能阻擋得了他一統天下的腳步?

南陽,還是蔡州?恐怕要想逆潮流而動,其結果就是灰飛煙滅。

劉墉非愚人,實際上他在徐州這段時間,他一樣隱隱看出了江烽的大格局氣勢,根本沒有著眼於這周邊諸藩,而是直接落子布局與天下,取楚揚而沒有趁勢南下江南,那是有這個底氣江南難以與其抗衡,遲早取之,都一樣。

徐州根本就沒有把江南諸藩列為勁敵。

既是如此,他劉墉就算是提前發現了這個動向,那又如何?

難道說回去之後向父親和伯父稟報,要提防江烽?

或者向沙陀人報警,讓他們要小心江烽?

有意義麽?沙陀人會因此而放過對南陽的征伐?

伯父和父親會因此而捐棄前嫌,同仇敵愾?都不可能。

所以,一切該怎麽還會怎麽樣,繼續向前,不會因此而改變。

而自己也只需要做好當前需要做的,至於以後,誰又能說得清楚?

且行且看罷了。

……

揚州江都。

這裏是江水向北溝通運河的咽喉要道,數百年首屈一指的通都大邑,淮南江北第一大商埠,整個淮鹽都在這裏匯聚交易,進而使得揚州富奢冠甲天下。

從楊行密兩入揚州開始,揚州就一直是吳地的精華所在,距今已經有四五十年了,但今日,揚州終於迎來了易幟。

柴永在山陽一戰中盡殲留守楚州的鎮海軍,尤其是田春來的水軍在運河上一舉橫掃吳國水軍,使得山陽守軍為之膽寒,士氣大跌,柴永牽制率步軍發起進攻,僅用了三日便破城而入,而楚州守軍也隨即棄械投降,也避免了楚州的滅城之禍。

在拿下楚州之後,柴永率領大軍南下。

得知柴永的武寧軍拿下了楚州之後,許子清和張挺率領的淮右軍更是士氣大振,寇文禮率領巢湖水軍在江水口大戰吳國水軍,兩度擊破吳國水軍,迫使吳國水軍退守江南,而淮右軍更是集中兵力猛攻揚州城。

五月廿三,就在揚州城防線搖搖欲墜,即將破城之際,吳國特使從江南趕來,商談揚州投降事宜,梅況不敢擅專,一方面繼續命令淮右軍進攻,另一方面用遊隼傳信給徐州的江烽,匯報情況。

五月廿六,徐州回信,同意在確保揚州錢銀財物和士紳安全的前提下商談揚州移交事宜。

五月廿八,淮右軍入城,江都城內的東海軍棄械投降。

五月廿九,柴永的武寧軍也趕到了江都城下,但已無戰事可打,讓柴永頗為遺憾。

“柴永見過梅樞密。”扳鞍下馬,柴永還離著梅況幾步就抱拳行禮。

“呵呵,五郎,你我都算是郡王老部屬了,何須如此客氣?”梅況擺擺手,似笑非笑,“你這日夜兼程,辛苦了,只不過你雖然心急,但也得考慮一下子清和過之他們的心境吧?占了楚州不說,還要來搶揚州的功勞,你也不怕淮右軍恨你一輩子?”

柴永老臉一紅,梅況顯然看出了他的心思,他也不在意這個,“樞密,你知道某不是搶功之人。”

“唔,某是知道,可子清和過之他們卻不知道這裏邊的曲折。”梅況搖搖頭,嘆了一口氣,“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不必太計較。”

梅況是知道這裏邊的故事的。

柴永最恨李昪一族,當年若非李昪反叛,楊溥又何須西奔長安?所以他當時甚至沒有像秦漢、駱成淦和嚴序他們一起歸降郡王,而是想要獨立拉起一支軍隊來反擊李昪,一直到後來看到大事不濟才歸降江烽,所以這一次聽說要端李昪的老窩了,也是迫不及待的星夜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