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第6/8頁)

可如今這情況,分明還是著了道兒,問題出在何處?

疑惑難解,燭龍王更知道不妙,當下怒吼一聲,天賦陰陽神通、光陰秘術全無保留,盡數發動,所在之處,明暗交替,一個輪轉,與外界光陰流速,便會出現一段極微小的差距。

層層推進之下,也等於是另辟一方世界……就算其只存在千分之一息的時間,卻也足夠他借此擺脫一切束縛。

可是,大黑天佛母菩薩對其血脈的滲透,遠超出他的想象。

不管他怎麽做,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氣息,都是如影隨形,從沒有一刻稍離,甚至往他的血脈中滲透得更深。

他忍不住破口大罵,對方卻沒有任何回應——其實也是有的,就是那仿佛預知今日的經文,分明是化入了他全身激蕩起伏的血脈之中,血液流動的汩汩節奏,都似在念頌贊禮:

“他年劫來時,五陰煩惱,三毒熾盛,輪轉生死,無有竟已;他年劫去後,三界天通,不設障鎖,六道渾一,難分貴賤,混染泥中,掙紮無從。惟諸佛子、諸善信、善布施者,必得涅槃永離三塗生死之患……”

便在這經文之中,燭龍王眼前迷離,似乎在無數虛空世界中翻轉,奇象異景層湧不窮,最終凝定在他從來都是觀測,卻沒進入過的水世界的清波之中。

他身上所披重甲,本是密不透風,此時卻有淡淡血光透出,躍躍欲動,幾要離體而去。

龍變梵度天,菩提樹下,一直在昏迷中的妙相倏然睜目,但神智並未真正復蘇,而是忍受不了當前的痛苦折磨,掙紮、呻吟,全身顫抖。

這是巫胎靈智已生,開始奪取精氣之兆。

一側的白蓮,輕按住妙相頂門,口中低頌經文,助她緩解痛楚,更是保護巫胎的生長環境。

此時,妙相腹部有一層光華透出,蘊著極大的熱力,稍微擴散,便使她全身衣物盡都化灰,光赤無遮。而被撐得鼓脹的光潔肚皮上,卻有道道神文,循著肌體紋理,一一書就。

這些神文整體結構上呈弧形分布,最終成圓,又有流轉之勢。

神輪既成,亦不休止,而是輪回往復,漸成無始無終之意。

此道神輪成就,便等於是搭建起了大黑天佛母菩薩成道的根基骨架。

白蓮就此收手,亦不再頌經,默默坐在旁邊,靜候變化。

便在此時,二人身後這一株菩提樹,自樹冠頂端起,枯萎凋落,又層層向下蔓延,其中所蘊的巨量精氣生機,都通過已經刺入妙相體內的根系,源源不斷地輸入過去。

以妙相的修為境界,承載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大半精氣,一瞬間就該被撐爆。

此時卻是如同進了無底洞一般,在其腹部的神輪旋轉中,消融幹凈。

這一刻,大黑天佛母菩薩的體系結構、水世界法則體系、燭龍王的天賦神通也是通過已經架設好的結構,匯在一起,與巫胎建立起根本聯系,並在已經成就的“神輪”基礎上,繼續形成新的神文,勾畫新的結構。

只不過,由於三者還沒有真正被大黑天佛母菩薩整合,其中不免就有些交錯沖突,需要及時消解控制。

大黑天佛母菩薩心神自然傾注,全力掌控。

掌控之時,正常狀態下還好,一旦各方產生沖突,就有波蕩。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控制力,就像是一層細薄的魚鰾,裏面裹著太多東西,不時因為裏面的動蕩撞擊而變形,隨時可能給劃破、撐爆。

這本不是大黑天佛母菩薩預想中結果,在她看來,進入巫胎轉生階段,就該一鼓作氣,所有的體系沖突,應該在巫胎之外就結束掉。

可現實如此,羅刹鬼王的“節奏感”,逼得她不得不把這份兒夾生飯吞掉,並一直堅持下去。

大黑天佛母菩薩也必須承認,羅刹鬼王的判斷非常精準。

目前為止,她所掌控的這些元素,就是她的極限了。

就算吞掉了花娘子,利用其源自黃泉夫人的思維特質,整合了她一貫的分離混亂狀態,但也終究有一個承載的限度。眼下必須要把這些都消化掉,才能考慮以後。

諷刺的是,現在她僅有的一點兒“余裕”,還是無量虛空神主帶來的。

如果不是那邊全面壓制住了太霄神庭,暫時消除了一系列變數,她現在恐怕連抱怨的心思都生不出來……

一念未絕,“魚鰾”式的控制圈子又有動蕩,卻不是現有的幾個因素,而是來自於外部的新的刺激。

方位在東,極度遙遠,卻不是攔海山……

“碧潮上師,諸事齊備。”

天妄城中,無定向的風吹動發絲,拂過眼角,讓碧潮微眯起眼睛……

高閣之上,視線所及,街巷格局依舊熟悉,只是人流稀少,有陌生的滋味兒摻在裏面,竟讓她微有些失神,恍惚中幾乎是忽略了屬下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