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第5/6頁)

薛平治要做的,就是在余慈身上已經復雜得讓人眩暈的陰陽二氣變幻中,捕捉到流轉的節奏,用最自然的方式,保證陰陽二氣的平衡——這個平衡毫無疑問必然是動態的,必須完全契合余慈的節奏。

其難度,大約相當於兩個神意對沖的強者,其中一個純粹利用“跳變”的技巧,在天地法則體系中一瞬百變,不讓對手碰到一星半點兒,卻也始終與對手維持在一個層面上。

對薛平治來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同樣的,對剛剛發出“豪言壯語”的余慈而言,艱難的挑戰,已經臨頭,且沒有任何逃避的可能。

余慈現在的“心內虛空”有多大?

他沒有做過統計,理論上講,只要他神意輻射區域內,都可算是心內虛空的範圍。這樣,他本體的神意放射,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超過萬裏輕輕松松,在神意攻伐的情況下,利用跳變,遠去數十萬裏,也不是沒有做到過。

不過,在那種距離,神意力量已經不足以扭曲並維持法則體系結構,就算架起虛空,也是個樣子貨。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是,利用信眾作為跳轉,只要有信眾,且對方的修為境界能夠支撐,完全可以灑遍真界內外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余慈心內虛空的範圍,而太霄神庭“正常時”,半徑不過八百裏,就算如今四方八天盡都鋪開,核心區域卻沒有改變,從“範圍”這個意義上,完全沒有問題。

可是,事情沒這麽簡單。

太霄神庭從不是哪個人的私有物,也絕不可能圈禁到“自辟天地”裏去,因為其內部,本就是數十處天域堆砌而成的產物,已經將虛空結構做到了極致,即使現在鋪開了、崩潰了,核心區域仍保留著完整的結構,而且,是與十余處虛空世界相通聯、成百上千條靈脈匯聚、又與四方八天死扣在一起的結構。

余慈要想將它“吞進去”,就要吞得下成百上千條靈脈、給十余處類似於“九幽冥獄”的虛空世界留出接口,還要與四方八天的體系完美融合,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要想長時間維持萬古雲霄,又必須是在心內虛空之中。

這就是一個要命的矛盾。

任何一個擁有“自辟天地”無上神通的修士,面對這種局面,都要頭痛。

余慈也頭痛,但他覺得,自己可以解決。

從玄元根本氣法演化而來的心內虛空,被余慈應用到現在,已經在某些方向上推到了極致,甚至可能超出了創出心法的解良師叔的想象,但不管怎樣,它既是自辟天地的神通,又沒有丟掉最初由物象而至心象的基礎。

如果從天人九法的層面考慮,物象是修煉者對萬事萬物的映射,屬天人三法的範疇,而“描畫”出心象的運作機理,又涉及人心靈昧的根本,至於緣自於符法的根基,則最大限度地將“天之三法”的奧妙引入。

幾個因素共同作用,出奇地全面、協調。

為此,也有了極大的自由度。

在修行過程中,可以專注於某一項,比如千寶道人;也可以全面發展,比如余慈,都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心法的設計,就是在“天”與“人”之間,找到了一種絕妙的“交流”方式,生動而多變,可以開拓出無數種可能,潛力無窮,無怪乎方回、朱老先生對這門氣法,都給予了那麽高的評價。

余慈受了這門氣法,也是受益終生。

而在眼下,余慈就要利用這種“生動”的形式,打破內外虛空的邊界,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給太霄神庭留出“呼吸”的空間,也給自己減輕壓力。

薛平治的插手,正是恰到好處,其陰陽妙化之法,幫助余慈穩住了氣機起伏變幻,安然渡過了最初調適的困難,而幽蕊、慕容輕煙兩位靈巫進入心內虛空,正好能幫助調理驟然接入的巨量靈脈。

即使其中九成九都只是在心內虛空轉個圈兒,就要流出,可就是不慎刮蹭截留的那一點兒,也足夠余慈喝一壺的。

不管怎樣,余慈還是比較平穩地渡過了最艱難的轉換期,此時的心內虛空,就像是一件透明、削落的紗衣,披在太霄神庭核心區之外,其削薄到幾乎什麽都沒改變,但心內虛空的法理,尤其是萬古雲霄的無上神通,卻是實實在在地落在了太霄神庭之上。

雲樓樹吞吐著巨量的精純靈氣,可以它到了余慈手中以來,絕大部分時間裏,都是在“營養不良”中渡過,時不時還被摘下幾片葉子,從來就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以至於短短數息不到,其樹幹就又粗了一圈,留在承啟天的根須枝葉範圍,擴大了足足三倍,至於打入虛空深處的那些,更不知擴開了多少。

如此,雲樓樹更是無風自動,搖曳生音,將“真文道韻”的玄妙,賣力地灑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