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第5/11頁)

據說,大型宗門每十位還丹修士中,便可穩出一位步虛強者,至於由步虛而成就長生真人的,則是三十取一,再往上的話,就要看機緣了。

像離塵宗這種,在大宗門中位置比較靠後的,地處偏遠,門人弟子少一些,比例要高一點兒,但也有限。

如此,大型宗門內,外門弟子、入室弟子、核心弟子加起來,總要有三五千人。

但問題是,每三千六百年的天地大劫到來後,真界中,一眾劫修的傷亡率,高到八成以上,也就是說,五個人裏,才能有一人全身而退,其余的要麽是身死魂喪,要麽是道基損傷。後者想再熬過下一回天地大劫,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大宗門閥很大程度上能夠削減損失,可若要維持宗門不衰,基礎的弟子還要再多三到五成,才能支應得起這一套進階體系。

如若不然,就只能往中小門派裏排去了。

所以說,興起一個宗門,尤其是夯實大宗根基,絕不是一時之功,而是幾代人的積累。

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時世間僅有的那些上清遺脈弟子,可以說是最最珍貴的資源。

當年上清鼎滅,固然大部分弟子都遭了魔劫,但總還有無羽、回風道士的師長這類修士,星散四方。

一旦匯聚起來,有充足的資源供給,合適的秘法典籍,膨脹起來也非常快。

步虛、還丹有個幾十人,一兩代下去就是幾百人;有個幾百人,一兩代之後就是上千人;以此類推。

就是紫發道人這樣,非上清一脈,卻因緣巧合修煉了上清法門的修士,也是難得。

今日損折一個,未來還不知道會耽擱多少時光,才能再培養出這等修為的弟子。

如果有可能,余慈真想將所有人都納入到神主網絡中,但那樣和滅絕上清傳承也沒什麽差別了……

想到虛空世界,他心頭又是一動。

上清宗當年遭逢魔劫,真界的基業破敗幹凈,然而其開發的多處虛空世界裏,難道就沒有一點兒留存?

就算九幽冥獄這等不太適合居住、修行的世界,只要有一定修為,捏著鼻子,狠下決心,也不是不能活下去。

當年上清宗數萬英才,就沒有幾個心志堅忍,臥薪嘗膽的人物?

余慈輕敲車壁,思路漸開。

這麽看來,太霄神庭真真是緊要之地,只有占據了那裏,才能貫通與幾個主要虛空世界的甬道。

在此之前,不妨多尋找一些流落在外的,就像是紫發道人所遇的那類,還有就是碧霄清談上,涉及的死星等等。

當然,虎輦玉輿隱輪之車上顯示的“星辰”、“倒影”、“卵石”等對應的目標,也在搜索之列。

這些,就要分門別類,由信眾,或者是影鬼那邊去辦了。

當余慈正在為不遠的將來而頭痛的時候,另一邊,某個不修邊幅的道士,正伸手撓動歪歪斜斜的發冠,嘆道:

“上清存神之術,其名中有一個‘神’字,又有‘內感神明’之說,其實是真正不假外求的內修之法,以積精存氣為要,運化五內,通達百竅,以致神明。只是他們以上清秘術應敵之時,往往以一驅百,化生萬象,勾連天地星宮,召劾神明,生出種種神異之事,為外人所見,才又附會到內修法上。”

他之所以解釋這些,是說給旁邊的小道士聽。

“剛剛聽你講起修行法,道爺我可是出了一身冷汗。虧你們師徒兩個修煉到這地步,還沒走火入魔,以後還是找一找真正精通上清法門的高人,糾正訣要,再修行的好。

“你師傅現在的問題是,體內魂魄元氣的運轉自成法度,又精妙純粹,他死中求活,多賴於斯,至此已是天幸,若再強行改動,萬一出了岔子,怕是不妙。”

小道士早已鼻涕一把淚一把,六神無主:“那……那該怎麽辦?”

不修邊幅的道人又是嘆氣,沒有直接回答,只對身邊其余人道:“今天你們是受了無妄之災,但能保得命在,已經不錯,還是快快離開吧,日後也不要心懷怨憤……喏,一人一件土遁寶衣,每四個時辰可以激發一次土遁之術,遁出千裏開外,現在就可以用了。”

那些人此時已給驚得魂不附體,便是有怨憤之心,也不敢表露出來,有比較會做人的就問:“不知恩公高姓大名,日後必然立起長生牌位,日夜奉香贊禮……”

“用不著,用不著,你們快走就是,遲恐不及。”

不修邊幅的道士揮動袖子,自生罡風,將幾個人遠遠吹離。

看那些人四散而去,他又對小道士講:“我門中與上清一脈有些香火情份,當然,我知道你們不屬於上清弟子,可既然修煉了上清法門,我也不好不管不顧,就給你們指條明路。如果你師傅還能醒過來,去投余真人……可知道余真人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