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第4/5頁)

神意畢竟還要受到天地元氣的幹擾,隨著距離的增加而不斷衰減,更別提搜檢和反饋,都需要一定的消耗。所謂的“神意大傘”,本身就彰顯著極限的存在。

可是,當余慈進入了真實之域,一切天地法則的束縛,忽然就消失無蹤,雖說只是冒出一個“腦袋”的距離,可無拘無束的通達,將份屬於他的“真實”,映現在心湖中。

“真實”本身並無價值,唯有與“虛假”相對,才能見出其可貴。

它不依托於法則存在,更準確地講,不依托於舊有的規則,因為其存在本身,就是新的法度。是一種完全以“真實”為中心,純粹而高效運轉的法則,再由此反饋回去,仍“浸泡在海水裏”的“頭頸以下”,就有同步的趨勢。

當然,在天地法則體系的籠罩下,這種轉變不太可能成功,卻已將“格格不入”的感覺,深刻在從屬於他的每一寸肌體中,也深刻在神魂的每個角落。

也就是他自辟虛空的無上神通,使他始終與真界保持著“距離”,否則只此一變,大劫必降!

此時此刻,在余慈“眼中”,世間只有三樣:

我、從我、非我!

“我”即“真實”;

“從我”即“趨於真實”,他的那些信眾,均屬於此類;

“非我”則是“與真實相悖”,且不具有任何“趨向”的“渠道”。

茫茫天地,萬事萬物,均如此分劃。

最重要的是“我”與“從我”,不只包括他的形神所及,信眾所聚,還包括他留在天地之間、塗抹不去的印記,這就是余慈神遊反照,洞徹無漏的領域,天龍真形之氣正是屬於此類。

刹那間,余慈“視野”擴展。

生死存滅法則依舊是“傘柄”,可神意不再是“傘面”,而是飄落下來“雨絲”。交錯縱橫的天地法則體系,才是“傘骨”和“傘面”。它們正拼命地阻擋“雨絲”的飛降和滲透,但問題在於,面積太大,漏洞太多,收效甚微。

很快,“地面”上已經處處是“水漬”。

余慈擴張的視野中,很快出現了蘇雙鶴。此時這位飛魂城的大巫,正施展一種類似於虛空挪移的神通,他乘坐巫靈日冕車,利用引車的金烏,與碧落天域的日光充分反應,金光奪目,扭曲虛空,一個閃現就是數百裏過去。

巫法神通,著實不可思議……但余慈還是瞬間超越了他。

車駕上的蘇雙鶴沒有任何感應。

前方,新的“視野”迎面而來,轉眼相匯,使余慈的視野再次拓展。

從這個意義上講,余慈的“視野”並不是延伸至此,而是與同樣拓展開來的分支匯合。

像是就像是“地面上的水漬”,由無數點水滴擴張、流淌、最終交接,再沒有任何縫隙,覆蓋了每塊區域,觸及了每個層次,近乎全知,由此全能。

也因此,他看到了,在七十萬裏開外,更準確地講,是在七十萬九千四百五十七裏之外,天地元氣如龍卷一般,垂下萬丈風尾,肆虐山川。

那是少陽劍窟。

視角貼近,隨即放大,可以看到,少陽劍窟主峰之上靈光萬丈,數百裏護山符陣全開,與大劫相抗。

氣勢頗大,可這和余慈想象的很不一樣。

說好的玄黃殺劍呢?

“玄黃殺劍呢?”

等到純陽門這邊的修士,一通狼狽忙亂,猛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事發十個時辰之後了。在此期間,由於純陽門面對少陽劍窟的變亂時,應對不利,引得在劍窟內修士怨聲載道,一些修為、地位較高的修士主動過來交涉,純陽門也難以應付,只能尋求外援。

很幸運的是,他們的靠山宗門,正好有人經過附近,好說歹說給拉了過來。

此時的少陽劍窟主峰上,便匯聚了來自三方的人馬。

純陽門出頭的是龍霄城主韓水常,也是宗門內排名前三的強者。門主鐘漢陽並未現身,名義上是赴域外修行,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門主出面,還找不到應對的辦法,也就再無轉圜余地,必須要謹慎從事。

租賃少陽劍窟洞府的修士代表,乃是北地有名的劍修杜應。此人已經是小劫法宗師的境界,戰力強絕,在北地散修中聲望極高,純陽門一直想吸收他為客卿,結了些香火緣份,算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人物。

至於另一方,自然就是清虛道德宗。

到來的修士白面長身,意態瀟灑,身披鶴氅,風儀絕世,正是“鶴仙”王子懷。其人是清虛道德宗四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雖不是同輩中第一個步入長生的,卻是用時最短的那個,被人奉為萬載難見的天才。可他並無半點兒驕嬌之氣,頭頂上雷霆如海,他卻容色平淡,深不可測。

主峰上各方修士,都以這三人為首,而三人之中,最為超然的,無疑就是王子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