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番外三:曾氏(第2/3頁)

曾氏原本以為,這日子就要這樣過下去了,夫君考舉人,考進士。而自己當起劉家的長媳、夫君的賢內助,待兒女長大之後替他們尋摸一門合適的婚事,她還和夫君商量著,女兒玉真可不要再像她這樣遠嫁了,到時候就留在身邊。

可誰知……

曾氏向來以聰明人自居,隱隱地有些看不起王家姑侄,尤其是她們沒讀過什麽書,心思都在眼前。比不得自己,不但是正經官宦人家的女兒,還讀過很多書,明白許多事理。得夫婿看中不說,就連生的一雙兒女都很明顯地比二房的有出息。

有一日,她突發奇想地考起了真姐兒。“真姐兒,你說家裏誰做的雞蛋糕最好吃?”

不過三歲的真姐兒毫不猶豫地道:“娘做的最好吃。”

“那真姐兒你可知道為何?”她的臉上露出的好奇之色,但心裏卻想著等她說出娘廚藝最好的時候,自己就說不對,並且仔細告訴她這裏頭的道理,就像當年母親教導自己的時候那樣。

但誰知真姐兒卻搖頭道:“因為家裏就娘會做雞蛋糕,只要爹和我們想吃,娘都是親手做,芳嬸根本就不會做,也做不好。”

“不對,”年幼的她想了想道:“是不敢做好,芳嬸做的桂花糕就很好吃,沒道理不會做雞蛋糕。”

曾氏驚呆了,“你,你是怎麽知道的?”知道家裏的下人都不敢越過主子這事的?她明明還沒開始教導這些事情,今日也是臨時起意。

然後她就聽到女兒的回答:“想一想就知道了啊,這又不難。”

但有些人一輩子都想不明白。

曾氏欣慰地笑了,覺得自己這個女兒,往後定不會把日子過得糟糕。

所以,在回到清源縣老家的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曾氏都是自得且驕傲的。夫君備考舉人卓有成效;兒子跟在公爹跟前學習,屢受褒獎;而女兒也是聰慧過人,不排斥跟著她學著管家了。

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

她被拙劣的手段,整整地隱瞞了十多年!在那些個日日夜夜,她但凡分出些心思注意後頭住著的郭姨娘,也不至於發現不了這裏頭的端倪!

是她不願見那人,甚至不願意聽到那人的消息,所以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麽藏著,躲了過去。

直到被女兒發現。

當知道兒子死因的時候,她整個人都崩潰了,懊惱和怨恨折磨著她,不看到那人死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但人死了,整個劉家也變成空殼了。

“太太……”

有人小聲地在帳外喊著,將她從睡夢中驚醒,“太太,孫少爺和孫少奶奶來給您請安了。”

“來了多久了?”曾氏睜開眼睛,任由丫鬟扶著她坐起,穿好衣裳。

“有一盞茶功夫了,”徐嬤嬤走了進來道:“太太您今日想吃些什麽?要不用姑娘送來的梨給您燉些梨水喝可好?”

“姑娘送來的都是好梨,比旁的都鮮甜。”

“那是因為她有得用的人,”曾氏呵呵笑道:“說是在越城的時候收的,如今手藝是練出來了,種的果子比旁的人家都大些,也更甜。就那幾個果子,也虧得她大老遠地打發人送來。”

“那是姑娘惦記著您呢,再說了旁的人家也遇不上這樣好的事,也就是咱們姑娘才有這福氣了!”徐嬤嬤也跟著笑道。

……

祖孫三人用過早膳,瑞哥兒到前院讀書,瑞哥兒媳婦則在曾氏的教導下處理家事。

她是一個舉人的女兒,嫁過來還沒有半年,雖然沒什麽嫁妝但是乖巧懂事,曾氏對她也算看中,帶在身邊時不時地指導幾句。

如今說的就是怎麽安排接待了。

“你姑父年底要回京述職,你姑母也會跟著一道回來,這可是大事一件。”曾氏喝了口茶,高興道:“所以啊,你打發幾個得力的,去把他們的屋子掃一掃,多少年沒住過了。”

“對了她還留了些人看屋子,你去了之後就將人召集了說一聲,讓他們緊著些。務必讓你姑父和姑母回來的時候,妥妥當當的!”

“是,祖母。”瑞哥兒媳婦乖巧地應著。

“還有啊,”曾氏繼續說道:“你姑母喜歡那些花啊樹的,顏色越多她越喜歡,你讓人在市面上找些好看的送過去,她難得回來一次,務必要盡善盡美!”

“還有瑾哥兒……”

“瑜哥兒……”

瑞哥兒媳婦一一應下,待曾氏絮絮叨叨地說完,她又笑道:“祖母,姑父這次回京,是不是往後就在京城做官了?他在南邊做的事都傳到京城來了,街頭巷尾都在說,只一府就給朝廷掙了兩百多萬兩白銀呢。”

“是個有出息的,”曾氏笑得合不攏嘴,“也不枉我當初把真姐兒許了他。”與有榮焉的曾氏儼然忘了自己當初竭力反對這門婚事的事,好在在場的人都不知道詳情,紛紛誇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