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番外一:後來(一)

【回京】

劉玉真四十歲生辰過去未久, 他們一家應詔搬回了京城。

彼時陳世文已經在越城待過了十年,升任知府的他與市舶司的錢大人一道,致力於推廣海貿, 每年都有官船出海, 或遠或近。

市舶司收到的稅銀和官船出海的進項, 一度達到了兩百萬兩白銀。

除此之外, 他自己也有政績在身, 潛心研究的糧種不必說,推廣之後整府產出的糧食總數增了兩成,不但朝廷歡喜,百姓也是歡欣鼓舞。

而在往後的那些年裏,身為知府的他著重教化,身先士卒每旬都去一次府學講課,並且下令舉人以上功名者也得如此, 終於陸陸續續的,出了幾個舉人, 並且在第八年的時候, 本府再出了一個進士。

而後又輾轉各地為官, 去過民風彪悍的西邊,去過富裕昌盛的東邊,也去過缺水少糧的北邊。

不說創下不世功勛,但他始終兢兢業業, 最終在治下百姓的含淚相送之下,陳世文被調入京城,任戶部侍郎一職。

搬回來的他們在更靠近皇城的地方置了宅,這回沒再動用劉玉真的銀子,全都是這些年他們積攢的。有的是各地鋪子、職田所出, 有的是與鄒家合作的海貿上的收獲。當然,做生意總不是一帆風順,他們也遇到了風浪打來血本無歸的時候。

十五年間,他們攢下了偌大家當。

所以私下裏她也對陳世文感嘆,說怪不得人人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有其道理,惹得他笑了好一陣子。

【長媳】

兩個大的年歲相差不多,瑾哥兒和瑜哥兒更是同年同日生,所以那幾年裏,劉玉真時常為這幾個孩子的婚事發愁。

慧姐兒的好說,她和鄒榮定了親,而這幾年鄒榮在陳世文的教導和劉玉真的主意下也克服了一考就發抖的毛病,於他們成親那一年成功考中了秀才,名次還頗為靠前。

所以剩下的就是備嫁了,而對於這門親事鄒家比陳家熱情得多,小兒女兩個雖有波折但大體上也是順順利利地成了親。

但三個兒媳婦,可就讓劉玉真頭疼了。

家世什麽的好說,只要不是那種家風壞的劉玉真都能接受,畢竟陳家往上數腿腳還帶著泥呢。但不是她挑剔,越城真的沒什麽好的人家。

“兒子不比女兒,等他們大些再挑也不遲。”陳世文陳知府老爺安慰道。

“可我想他們小兩口能有時間相處一陣子啊!”劉玉真嘆息道:“你看慧姐兒他們兩個,剛開始的時候別別扭扭的,鄒榮我不知道,但慧姐兒卻只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三年相處下來如今他們兩個就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而那付遇和巡撫家的三女兒,當初盲婚啞嫁,巡撫在的時候還好,付家上下都捧著這個媳婦。如今巡撫因抗倭不利被貶,付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被人看了多少笑話。”

劉玉真道:“而且還影響了付遇的科舉,他今年又沒考中秀才吧?”

陳世文點頭,他如今是知府,是府試的主考官所以對本府的學生是門兒清,“還差一些,與去年相比進步不大。”

“那不就是,”劉玉真笑道:“所以說啊,這少年夫妻得有些感情才好,家庭和睦了才有心思做別的事情不是。”當然付家這情況不一定應了這句話,但那又有什麽關系呢,看那付遇一年一年的考不上,她們都開心得很。

“你呀……”明白她意思的陳世文搖頭失笑,“那都依你,兒媳婦娶回來是侍候你的,你便挑你喜歡的就是,他們幾個不會有什麽意見的。”

“而且康哥兒上次考舉人不中,今年我看他的火候已成,順利的話就能考中舉人。至於兩個小的,瑜哥兒前幾年考中了秀才,會和康哥兒一起下場。瑾哥兒雖然還沒中,但也是個有功名的童生。”

“他才十四,這個年歲還算不錯。”

“他們自己出息,那你想要什麽樣的兒媳婦,都不成問題。”

“什麽叫兒媳婦娶回來是侍候我的?”劉玉真白他一眼,“娶妻是少時相伴,老來相依的!要麽娶個性情相投,要麽娶個兩相互補,哪能隨便。”

“好好好!”陳老爺告饒,“那你慢慢相看吧,這裏沒有那就等年底的時候我們回京城再相看。今年陛下詔我和錢大人入京,詢問海貿之事,到時候我們一起回去你看看相熟的人家裏有沒有合適的。反正我看他們幾個,都還沒開竅呢,這事不急,男子年紀大些再成親也不要緊。”

剛說完兒子還沒有開竅的陳世文,很快就收到了康哥兒的來信,信中說他和瑜哥兒鄉試的座師聽聞他還沒有成親,於是想把孫女許配給他。

那是一個在士林中頗有清名的大人,陳世文在翰林院的時候還向他請教過學問,所以他拿著那封信舉棋不定,不知道應下還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