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3頁)

肖師爺,就是之前陳世文從家裏帶來的那個年少時的同窗,當年他還想把陳荷花許配給對方的,後來陳世文外放便把在衙門裏做了一段時間賬房的這人帶到了越城,聽說能幹得很。

他家娘子劉玉真也認識,是當初臨走時匆匆娶的一個秀才的女兒,這一年多劉玉真也時常照應。

“這還用你說,”劉玉真瞥他一眼,“我都準備好了,給他們留了一輛好馬車,再派一個嬤嬤跟著,那是之前照顧過瑾哥兒的,做事穩妥得很。”

“那我就放心了。”陳世文不再說話。

……

清源縣,陳家

張氏年歲漸長,但由於長胖了的緣故,卻不怎麽顯老,相反和村子裏差不多年紀的老太太相比,她看上去還年輕了許多。

“狀元她娘,你這是去哪兒啊?”一個相熟的同族妯娌見她往村頭那條路走去,好奇地問道。

今日的張氏和平時一樣,身著一件半舊錦袍,頭上戴了套銀頭面。除此之外她的身後還跟著一個穿藍色布衣的丫鬟。

聽到熟人問起她樂呵呵笑道:“我們家佑哥兒今兒回來,我去接一接。”

“你們家佑哥兒,就是你家老大媳婦給你生的孫子吧……”問話的那人目光一閃,“說起來這幾日是沒見他出來,這是到哪兒去了?”

“去他二叔那兒讀書呢!”張氏高興道:“他三叔說要多讀書,當家的就把他送鎮上去了,一旬才能回來一回呢。”

陳家老三說的話,村樹頭坐著的老少們頓時就只會說好了,半點也不抱怨讀書費銀子。

看著她快步遠去,有人還感嘆道:“他們家到底是不一樣咯,底下的幾個孫子個頂個的會讀書。佑哥兒就不說了咱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我家那幾個孫子就沒一次考得過他。聽說他們家二房的獨孫宇哥兒也一個讀書的好料子,更別說狀元郎家裏那三個,哎呦喂,保不齊過些年又是一個狀元郎呢。”

“你這說得不準!”旁邊有人小聲反駁,“你忘了佑哥兒的腿了?”

“我們家那大孫子說他那腿雖然走路沒什麽,但誰不知道是斷了一截的,這樣的考不了狀元,人家官府不要呢!”

“哎呦,還有這事啊!”

“聽說當年……”

“要不是……”

七嘴八舌,陳家再一次被議論了起來。

……

行駛在回村路上的騾車裏,大名陳澤佑,小名佑哥兒的男孩伸長了腿,任由年長些的書童把他的靴子小心褪去,露出了一雙汗濕的白棉襪。

書童給他按了會兒腳,然後又從箱子裏取了一雙襪子給他換上,“少爺,這天是越來越熱了,您穿著這靴不到半天這腳就濕透了,回頭得和太太說一說,看有沒有那不熱的料子。”

佑哥兒搖頭,老氣秋橫地說:“若真的有,娘和姐姐早就給我做上了,不會等到現在。既然沒有,那也不必說了免得他們擔心。”

“對了,我在鎮上買的東西你可帶上了?”

“帶上了,少爺。”這個事情書童可不敢忘,從昨兒夜裏記到現在呢,趕緊拿出來給佑哥兒看。“這是您給曾老太爺、老太爺買的煙絲;給老爺買的魚幹;給老太太、太太還有大姑娘買的木頭簪子。都帶齊了,一樣也沒拉下。”

佑哥兒高興地點頭,“那就好,我們到哪兒了?”

書童掀開車窗簾子往外望了望,“到村頭……”不過他話還沒答完,就被外面的一道喊聲打斷了。

“佑哥兒——”

“祖母?”佑哥兒探出頭去,高興地揮手,“祖母我回來了!”

“乖孫呐,”張氏摟著他,欣喜地問道:“這些日子在你二叔家裏好不好?學堂裏頭沒有人欺負你吧?若有人欺負你啊就跟祖母說,咱們就回來。”

“二叔是學堂裏的夫子呢,而且還有大哥在,沒有人敢欺負我,”佑哥兒仰起頭,“祖母,您怎麽到這兒來了?”

張氏還沒出聲,她身後的丫鬟就回道:“老太太惦念著三少爺呢,想著你們就要到了便出來瞧瞧。老太太、三少爺,我們快回去吧。”

“對對對,我們快回去,知道你要回來你娘在家裏頭燉著雞呢。”張氏被攙扶進騾車裏,一行人穿過村頭那片空地,一路往家裏駛去。

身為如今陳家大房唯一的男孫,佑哥兒自幼備受寵愛,但由於他的腿疾,也比旁人受了更多苦楚。正因如此,他也比別的小孩更為懂事。

回到家裏,向長輩們請過安後他把自己在鎮上買的小玩意兒拿出來分,雖說不值幾個銀子但收到的人都高興得很。

一家人說話的時候,他開口問道:“曾祖父,二祖母讓我問您,這次大姐出嫁三叔會不會回來?”

曾老太爺眯起眼抽著曾孫孝敬的煙絲,聽到這話後用煙杆子磕了磕扶手,“還沒收到信呢,不過你三嬸還有康哥兒他們幾兄弟會回來。”他呵呵笑:“世文在信裏頭說啊,康哥兒這回回來之後就不走咯,明年也考秀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