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2頁)

劉玉真:“……那這個不行,這種做派那這戶人家肯定難纏得很,芙姐兒應付不來的,最好給她挑一家簡單些的。”

嫡子求娶陳世文的女兒不成,就拿出一個庶子來求娶陳世文的侄女,這種做派哪能結為親家?

陳世文也是如此認為的,所以他對這家一點興趣都沒有,繼續往下看。

“這個如何?”他指著一個名字道:“縣城周家周大人的幼子,今年十七,周大人致仕回來後我上門拜訪,見過他一回。”

“此子將來考個秀才不成問題。”

“周大人……”劉玉真遲疑道:“周家是一個大家族,芙姐兒恐怕應付不來。況且還是個在周大人膝下長大的庶子,和周大太太不親,那這婆媳、妯娌之間的關系就復雜了。”

她想起了些舊事,感嘆道:“周大太太掌管周府多年,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陳世文倒是未曾想到這一層,於是道:“那我們再看看吧,這個劉家如何,這是你們族裏的,你可有印象?”

劉玉真想了想,“我記得這個人,以前母親跟人閑聊的時候提起過,說他娘吝嗇得很煮一碗粥都要加八碗水。”

“而且她還和大兒媳婦因為嫁妝的事鬧過一場,不是個好人選。”

陳世文點點頭,又繼續往下看,“付家,唔這個付家旁支如何?家裏在縣城有一座酒樓,雖然讀書一般但如今跟著他爹打理庶務,還是長子。信上說派人去打探過了,是個老實的。”

“那先記下。”

“還有這個,今年剛考中秀才的林家,”陳世文笑道:“這人我之前應知縣之約去縣學授課的時候見過一回,勤奮得很。”

“那才學如何?”劉玉真好奇道。

陳世文搖頭,“於變通上差些,想要考中舉人還差些運道。”

跟一個狀元生活了幾年,耳畔聽到的都是誰誰考中了舉人、進士等消息的劉玉真遲疑道:“考不中舉人,會不會差了些?”

陳世文道:“不算差,在我們縣裏考中一個秀才也很不錯了,自從我中舉之後咱們縣還沒出過舉人呢。”

劉玉真:“那也記下吧,還有別的嗎?”

陳世文展開了剩下的兩張紙,“還有府城的孫家,這也是個旁支……”

仔細商議之後的兩人給家裏回了信,信上陳世文對幾家做了點評,但具體要將芙姐兒嫁給哪一家還是要由家裏頭做主。

這次送回去的除了信外還有劉玉真準備的一副頭面,這是送給即將定親的芙姐兒的,他們人不回去禮還是要到的。

……

知府家曾長孫的滿月宴,整個越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陳家也不例外。

因今日不是沐休,所以當劉玉真走下馬車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各家盛裝打扮的女眷,金銀閃爍衣帶飄香。

“陳太太、陳大姑娘,”知府家二兒媳婦迎了上來,對著劉玉真幾人笑道:“快快請進,沒見著 貴府幾位少爺,可是還在讀書?”

“聽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說貴府大郎和陳大人一般,是天上的文曲星轉世,不但夫子的難題難不倒他,在縣學旬考中還數次拔得頭籌。”

“陳大人和陳太太教導有方,委實讓人羨慕,若我家那不成器的能有十之一二,我和他爹飯都能多吃兩碗。”

陳世文和肖知府是同僚,所以她和知府家女眷打的交道也不少,聽到肖二太太這麽說便道:“二太太過獎了,康哥兒也就是提前學過罷了,在京城的時候他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要不是年紀還小他爹就要讓他下場一試了。”

“京城那邊的確是人才濟濟啊,”沒去過京城的肖二太太感嘆道:“此前我和夫君也想過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京城他曾外祖家去,可惜沒等我們想好親家老爺就外放了,可惜得很。”

肖二太太邊走邊聊,將她們兩個領到門內,然後一個丫鬟匆匆地從門外跑了進來,急道:“二太太,門口來了一位貴客,是錢市舶使家的太太,管家讓來尋您,您快去迎一迎吧!”

“這……”肖二太太猶豫了一下。

“不礙事,”劉玉真見狀笑道:“貴府我來過幾回,丟不了,既然是錢太太來了你還是去看一看吧。”

“那我就先失陪了,”肖二太太見劉玉真沒有怪罪之意也是松了口氣,讓剛剛來尋她的丫鬟給兩人引路,“陳太太、陳大姑娘,你們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