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4頁)

“往後莫要想這許多,一切有我呢。”他神情有些嚴肅,“我知道你在擔心些什麽,劉二老爺的事我已去信回鄉,讓人去查了,你安心養病。”

他不放心地叮囑道:“那種夜裏睡不著,醒來開窗吹風的事往後都不許做了!”

劉玉真在船上的時候的確有一陣子東想西想,有幾天晚上睡不著便起身隨便披了件衣裳就站在窗邊,遙望著在月色下倍顯遼闊的海面,如今被他這麽一說不由得臉色微紅,好在她如今正發熱瞧不太出來。

“知道了,都聽你的,”她把頭半埋進被子裏,“我睡不著,你給我念會兒書吧。”

陳世文給她整了整被子,隨口背起了這段時日在翰林院看到過的一篇遊記,隨著他的聲音起伏,遊記裏頭的風土人情、山河日月徐徐展開。

他是一個記性很好的人,小的時候很快就能夠背出一整篇文章,在同窗中脫穎而出。長大一些之後在書鋪逛一天回來就能默出一本書,如今便是了不得,在翰林院那聚集著全天下書籍的地方如魚得水,經史文章、遊記閑篇、縣志水文等等,脫離了科舉的他就沒有不喜歡的。

如今只是給她講一講看到的某本遊記,自然是不在話下。

劉玉真耳畔聽著他的聲音,眼中看著他的身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

劉玉真醒了,便意味著她的病情有所好轉,於是絡繹不絕地有人上門來探望。

首先便是最為親近的曾家,外祖母、大舅母、二舅母、表嫂等等都來了。

劉玉真外祖母鄒氏坐在床沿,拉著她的手道:“這麽大個人了,怎麽還不會愛惜自個兒,外孫女婿說你是在船上的時候,半夜裏起來開窗戶染上的病?!”

她伸出手指頭重重地點著她的額頭,訓道:“黑漆漆的有什麽好看的,你就不怕一個浪頭打來你就落了水?這若是有個萬一讓我怎麽跟你娘交代!”

劉玉真坐在床上,背部倚靠著綿軟的枕頭,在外祖母嚴厲的目光下低著頭,“外祖母,您別生氣,我下次再不敢了。”

二舅母也笑著勸道:“母親,真姐兒知錯了,您就饒了她這一回吧,往後啊她定會知道愛惜自個兒的。”

鄒氏也不是非要把劉玉真訓哭,聽到兒媳婦這麽全便板著臉道:“你二舅母說的話你都聽見了?都知曉了?”

“知曉了,知曉了,”劉玉真保證道:“外祖母您就放心吧。”

“你呀你,”鄒氏搖頭,“再有下回,我便去信給你母親,讓她好好的管你一管!看你還敢不敢亂來,須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不好好照顧自己,便是大大的不孝!”

劉玉真不敢反駁,只好道:“我明白的,外祖母,您就放心吧。”

鄒氏又訓了幾句,到底是放過了。

……

除了曾家、童家等親近的來探望過以外,陳世文翰林院的幾位同僚、或者是同年家裏也派了人來,與劉玉真見過禮,坐著說了幾句話。

夫君同樣是剛進翰林院的周太太道:“陳太太,再過些日子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兒子娶親的日子,請您和陳老爺務必賞光,他對陳老爺是佩服得很的,老是喊著也要考狀元呢。”

周進士周大人已經四十多了,所以周太太的小兒子如今已到了娶親的年歲。

這件事情劉玉真聽陳世文提起過,周大人和他在一個屋子裏辦公,之前就給他發了帖子。

所以如今周太太這麽一說她便道恭喜,“一定一定,聽聞令郎定下的是吏部郎中家的孫女,那小姑娘我瞧過兩回,是個端莊大方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承您吉言了。”周太太笑得合不攏嘴,這小兒媳婦家世好、模樣也好,娶回家是宜家宜室,再好不過的。

除了這周太太外,來探病的幾家裏還有一家也有喜事,不過是納妾。

那從鄉下來的富太太身著一身嶄新的紅裙,略有些拘謹地說:“……定下了是十月十五,過些日子再給您和陳老爺送帖子來。”

劉玉真笑了笑沒應去不去,晚上陳世文回來後便跟他抱怨道:“怎麽一家兩家都有喜事,給兒子娶妻也就罷了,納妾而已怎麽還要專門擺酒慶賀?”

“要那麽大的牌面作甚?”

陳世文略想了想便明白了,“你說的是富大人嗎?這並不稀奇,他此番娶的是要管家的二房,自然要隆重些。”

“管家的二房?”這個消息劉玉真倒是不知道的,富太太也沒有說,於是追問道:“你說的是怎麽一回事?好端端的,富家怎麽要娶個二房回來管家?我看富太太沒病沒災的,好得很啊。”

一般而言宅院裏頭都是正妻管家,除非正妻常年臥病在床或者早逝,不然是沒有姨娘什麽事的,富家這樣讓劉玉真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