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2頁)

……

德管事從窗口看向米鋪的後門,看了一會兒沒發現什麽動靜便拍了拍另一側的一個小廝,“你盯著些,若運了東西出來便喊我。”

“小的知道了。”那人聚精會神,就差拍著胸脯保證了。

德管事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回到了屋內。屋子裏有兩個年紀相仿的人坐一桌說話,那年歲小些的以茶代酒,頻頻向那上首的布衣男子舉杯。

“肖老爺,您真是足智多謀啊,這才短短的幾天您就辦妥了這事,小的佩服不已。”李三敬佩地舉起茶盞,“小的再敬您一杯!”

肖賬房被人捧著也高興,也端起茶盞飲了一口,“你們虧就虧在不了解他們,不像我知道他兒子是個好賭的,這才能雙管齊下。”

“如今我們與他已定下了契書約定今夜交貨,也探聽到了他那些陳米是從哪兒買的,只要今夜一過,庫房裏面的新米變成了陳米,他那是多少張嘴都解釋不清的。”

“還得多謝肖老爺啊。”德管事也坐了下來,李三連忙給他也到了一杯茶,德管事端起茶盞也敬了他肖賬房一杯,“肖老爺,還請飲滿此杯,本來今日應該置辦一桌酒席招待您的,但又要等那邊的消息不好飲酒,等事情辦妥了定要請您賞光,不醉不歸。”

肖賬房雖然被他們喊成‘肖老爺’,但也是因為主仆有別的緣故,他與陳狀元即陳文博同窗過一些日子,所以身為下人的德管事和李三就不好直呼‘肖賬房’。

但肖賬房很清楚德管事這些人才是他常打交道的,所以也沒有因為德管事做東,要置辦席面請他赴宴而生氣。

相反,他高興地笑道:“那就這麽說定了,德管事你莫要忘了才好。”

德管事也很高興,“肖老爺看得起我等,那是我們天大的福氣啊。”

正說著,剛剛被德管事拍著肩膀囑咐的那人興奮地跑了進來,“德管事,德管事,人出來了,有人從後門出來了,推著車呢!”

桌前的三個人精神一振,肖賬房振奮道:“走,我們去瞧瞧!”

……

劉玉真是跟著陳世文送走了鄒家大爺之後,才從春杏的口中知道這件事的。

肖賬房幾個和陳世文在前院說話,春杏便問明了李三前因後果,來與劉玉真匯報,“李三跟我說那劉掌櫃初時是誠誠懇懇的,但奈何他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

“自去年起便迷上了賭,金山銀山的往裏頭扔,時間長了自然就欠下了一屁股債,劉掌櫃就這麽一個兒子撂不開手,所以就……”

“他先是私底下尋了客人將新米賣出去,然後再買陳米回來堆庫房裏頭做樣子,等翻了年再將這些‘陳米’低價賣出去,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從鋪子裏套了三百多兩銀。”

“李三說依著您的吩咐,將他們送去衙門裏頭了。”

“做得好!”劉玉真高興道:“德叔和李三都有賞,還有那肖賬房幫了我這樣大的忙,你也讓段嬤嬤,呃,段嬤嬤病還沒好,那你就親自備一份禮,讓人送到他家裏去。”

“陳世文說他已經成親了,有一個女兒,你再備些小女孩喜歡的物什。”

“是,太太。”春杏記下了,然後又補充說道:“對了太太,還有一件稀奇的事,李三說在劉掌櫃那兒子常去的賭坊裏頭,曾見過郭大,他出手闊綽得很。”

“郭大?”劉玉真一時間沒想起來是誰,便問道:“他是何人?”

“是府裏的郭姨娘,”春杏看著她的神色小聲說道,“這郭大是郭姨娘的親大哥,以前到府裏打秋風的時候德管事見過幾回,這次見到了便認了出來。”

郭姨娘……

郭姨娘是劉玉真父親的小妾,長得貌美如花不過並不受寵,膝下有個六姑娘劉玉蓮,上回去府裏的時候老太太還突發奇想讓她把劉玉蓮帶上,在京城給她找個人家。

然後被母親曾氏拒絕了。

這事的確是有些奇怪,劉玉真一時之間沒想起來這個郭家是什麽情況,但一個在後宅如隱形人一般的姨娘竟然能帶著家裏富起來,她便坐不住了。

“段嬤嬤如今身子如何了?她在船上的時候就有些不好,後來又據車勞頓的,如今可好些了?”

“好一些了,只是……”春杏皺眉,有些為難地說道:“只是段嬤嬤尚未好全,恐怕跟不了我們上京了。”

劉玉真站了起來,舉步往門外走去,“走,我們去瞧瞧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