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頁)

“我記著前兩年王家來人給祖母請安的時候,那大太太說王家的船要出海了,等船回來金山銀山受用不盡,如今船快回來了吧?但王家怎麽這麽副吃相?就跟幾百年沒見過銀子似的。”

“船沉了唄,”劉玉蓉掩嘴輕笑,“消息還沒傳開你不知道,王家花了大銀子買了兩艘船,等那造船的建好便等了五六年。建好後家底也掏空得差不多了,就又朝親戚朋友開口,借銀子買了整船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迫不及待地出海,據說那些水手都是睡在貨堆上的。”

“結果運氣不好,去年冬天船還沒到大食呢,就遇上風浪沉了,別的船隊好歹能回來一兩艘,他們家倒好一艘都沒有,跟著他們家出海的好幾家血本無歸,紛紛鬧上門去找說法。”

“這裏頭就有你姐夫的一位叔叔,多年積蓄轉眼成空,如今天天往王家跑呢。王家焦頭爛額,可不就得四處攬銀子。”

說到此處她又感嘆道:“不單單是我,如今府城興旺些的就沒有不遭他們毒手的。好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了,昨日我們商量好的事情夫君已打發人去做了,不日便會有回應,讓那王家也嘗嘗苦果子。”

“你說你那有些寶石想要做成頭面?我讓人請了大師傅來幫你瞧瞧吧,他老人家是幾十年的手藝人,拉出來的金絲就如頭發絲一般。”

“都是些不成樣的零碎玩意兒,”劉玉真讓桂枝捧了來,“做一兩副頭面,旁的就都隨意了。”

果然大師傅看過後略有些失望,“這位太太,這些能做些像樣的,但旁的這些卻遜色許多,特別是珍珠好些不夠圓潤,做不出好物件來。”

“不礙事,”劉玉真道:“這幾樣好的師傅你瞧著做兩套,其中一套要適合老太太使,旁的這些也不用配金子,就用銀和好些的木頭也就罷了,至於珍珠這有缺的一面朝裏,圓滑的一面對外,如此便也差不多了。”

大師傅心中有數了,“那太太就一個月後派人來取吧。”

待大師傅走後,劉玉蓉笑了,“這些可不像你買的,亂糟糟的就跟那包圓似的。”

“他從廣州府給我帶回來的,”劉玉真臉色微紅,“恰巧遇見了也就花五十兩銀子一匣子買了,一個大男人也不懂這些,那匣子珍珠和碎寶石還是他拿幹糧和一外來的海商換的呢,把我笑得不行。”

“有心便成了,”劉玉蓉認真道,“他那樣的出身哪兒來的錢,若是一擲千金給你買頭面首飾,我都要瞧不起他。”

的確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兩個小匣子雖然不貴重,但劉玉真收到後還是很高興。

……

從鋪子回來,劉玉真帶著最近這段時日的分紅一百二十兩和給家裏人挑的幾樣禮物,小張氏則帶著幾截鮮艷的紅頭繩和絨花,另有一塊繡花的包頭布並幾盒劉玉蓉送的胭脂。

她的手撫摸著胭脂,“三弟妹,這城裏的女人都要塗紅胭脂嗎?”

“大半吧,”劉玉真實話實說,“大嫂你不必擔心,三姐姐鋪子裏的胭脂都是用上好的油、蜂蠟、米粉和鮮花制成的,不傷身子。”這也是為什麽她不攔著的緣故,若是鉛粉她定然是要推拒的。

“好、好。”小張氏喜笑顏開。

劉玉真問道:“大嫂,夫君說你和大哥要回去了,可定下了何日啟程?我讓人送一送你們,正好也去回去劉府給我母親請安,她老人家也一直牽掛著夫君的事。”

小張氏回答:“他爹說再過幾日,等三弟能出門走動了我們就回去,家裏頭一堆的事呢,這稻子要抽穗了,小豬崽子也是能吃的時候。省城吃喝也貴,他這幾日夜裏老是念叨。”

劉玉真算了算,“那也快了,大嫂回去了代我向娘問安,再陪個不是,辛苦她老人家照看慧姐兒和康哥兒了……”

“不辛苦、不辛苦,娘她樂意著呢。”小張氏實話實說。

“那也不能老是勞煩她老人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