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2頁)

……

陳世文的信送出去沒多久,姑太太陳桂花便帶著何姑爺並二子一女以及三男一女四個眼生的人上門來了。

何姑爺及一位表弟和兩位年齡大些的男子被請去另一個廳飲茶,老太爺和陳大老爺招呼著,陳世文這個時候正在前院書房,要晚些才回來。

至於其他女眷則是張氏並三個兒媳婦輩的招待,戚氏因為是寡婦,這種時候並不出現。

據姑太太介紹那三男一女是她的未來親家及女婿,在縣城開了幾間鋪子富貴得很,兩個年紀大些的男女是楊老爺和楊太太,大些的那個少年是他們長子楊大郎,小些才七八歲的是二兒子楊二郎。

陳桂花樂呵呵地介紹了一遍,嘴角都合不攏,“女婿是個會讀書的,來年就要下場呢,能考個秀才回來!再過幾年便和文哥兒一樣考個舉人,再過些年就是狀元,官老爺!”

“也給我閨女掙個誥命回來!”

“何夫人言重了,”楊太太是個慈眉善目的婦人,聽到陳桂花這樣的話頓時皺眉,“我兒尚未與令媛定下婚事呢,這‘女婿’一詞還望慎重。”

這話一出,在場的何家人神色各異,但是陳家人卻是統統吃了一驚,張氏左看右看,遲疑著問道:“三妹,這是怎麽回事?你不是說帶了親家來的嗎?”

“哎呀大嫂啊……”陳桂花拉著張氏走到角落,小聲說了幾句,劉玉真沒聽到姑太太說了些什麽,倒是聽到婆婆張氏驚呼道:“你說什麽?要讓文哥兒收他家二郎為徒?!”

劉玉真一愣,迅速道:“諸位遠道而來,定是累了吧,我已讓人備了茶點,桂枝,你快去催一催,莫要怠慢了貴客。”

桂枝機靈地出去了,吳氏這才反應過來,連聲勸道:“對對對,家裏的點心味兒好,待會兒您多吃兩塊。”

幾個人說著話,好歹是把那邊漸低下來的聲音蓋過去了。

……

“……要說這綢緞啊,還得是江南的好,旁的地方都織不出這模樣,”楊太太話匣子打開,滔滔不絕,“像我今兒這帕子用的便是江南的織雲錦,那是僅次於雲錦的好料子,顏色十年不褪的,就這麽一小塊就要十兩銀呢!”

“這,這麽多啊。”小張氏驚呼,“那一整匹布豈不是要上百兩?!”

“整兩百兩!”楊太太驕傲地擡頭,“府城還買不到得去省城,我這帕子還是去年縣令太太拿了塊料子來我們家繡坊做衣裳時送我的,全縣城除了縣令太太那裏,就只得我有呢。”

十兩銀子一塊的帕子無論是小張氏還是吳氏都沒見過,不免暗地裏看了又看,看得楊太太越發的驕傲,“諸位奶奶若是喜歡,今日我家二郎拜了你們府上三爺為師之後,我們便是親家了,這十兩的帕子沒有,回頭我打發人給你們一人送一張一兩的,那是西邊來的蜀錦,也很是難得呢。”

小張氏和吳氏面面相覷,頓時有些明白了,一個低著頭,一個端起了茶杯,不再說話。

劉玉真:“……”呵呵,這誰還沒有塊蜀錦了。

她很快想到了一個主意,“楊太太,您說家裏是開綢緞鋪子的?給縣令太太做過一身織雲錦料子的衣裳?”

“可不是,”楊太太甩了甩帕子,“這縣城裏就只有我們家的繡娘有這手藝。”

“那可巧了,”劉玉真微笑,“我嫁妝裏頭碰巧有一匹雲錦呢,這還是我外祖母的嫁妝,她老人家傳給了家母,家母傳了給我,那雲紋至今仍栩栩如生,瑩白的色澤百年未變,不愧是這世間最好的料子。”

“可惜啊,這好料子也挑人,這雲錦不是那一般兩般的人能處理得好的。”

“若早知道您家裏的繡娘有這手藝,那我定要求上門,就是不知貴坊的繡娘能不能做出配得上雲錦的好衣裳?”

做衣裳人人都會,但想要做出比料子本身更好,更出色的衣裳卻不是一件易事,那塊織雲錦便耗費了幾個繡娘三個月的功夫,縣令太太還不是很滿意,何況是難得一見的雲錦?

楊太太的臉色頓時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