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 罐頭換汽車

正如林軍剛才所說的那般,隨著政府大量職能的復蘇,各級領導的交通用車;以及一大批集體企業、街道工廠、鄉鎮企業開始活躍起來,他們都需要用車,而國內的汽車生產能力遠遠沒辦法滿足需求,可以說這段時間國內缺車都缺瘋了。

只要你能解決這個問題,還不用動用外匯,那麽很多人都會支持,給與應有的配合,還能賺到高額的利潤,國家眼下是缺錢,可最缺的是外匯,人民幣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

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八十年代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車並不是霓虹或者東南亞一代的汽車,而主要是老毛子一系的車,伏爾加、波羅乃茲、莫斯科人、拉達、斯柯達、達契亞這些牌子,後世一般人可能最多也就聽說過伏爾加,其它幾個肯定不知道,但在今後一段短暫的時間裏,這些可是熱門貨。

老毛子有個城市叫陶裏亞蒂,這是他們的汽車城,位於伏爾加河畔,擁有優良的水陸交通體系,伏爾加河水電站的建設帶動了工業的快速發展,這裏相繼建設了大型化工和機器制造綜合體;形成了以汽車、化工、機械為主導,包括建材、輕工、食品等部門的工業體系,已成為老毛子重要的工業城市和伏爾加河地區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

而大名鼎鼎的伏爾加汽車廠就坐落在這裏,他們所生產的伏爾加小轎車在國內盛行多年,在《平凡的世界》裏,沈隆的老丈人田福軍就乘坐的是這種車。

而波羅乃茲則是波蘭采用老毛子技術生產的汽車,易貨貿易成就了波蘭車在中國迅速擴張的腳步,但這些波蘭生產的汽車由於粗糙的工藝和陳舊的技術,慢慢被淹沒在當時大量湧入國內的進口車的“海洋”中。

由於波羅乃茲並不適合作為公務用車,所以北方很多城市將其當作出租車使用,在家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波羅乃茲就迅速被豐田、本田、尼桑所取代。

而莫斯科人則是成立於三十年的老牌汽車廠,如今正是鼎盛時期,占據了老毛子國內的龍頭地位。

拉達則是伏爾加汽車廠旗下的品牌,采用了意大利菲亞特的技術,曾一度充當過京城的出租車,然而由於種種問題最終被夏利所取代;因為老毛子喜歡開著這玩意兒飆車,所以在俄羅斯的中國人總結的俄羅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達開得比火箭快”。

由於這些車型“耗油,不結實,時間長了就破破爛爛的”,就被老百姓調侃地被稱之為東歐四大破;當然,關於四大破的說法不止上述一種,還有個版本裏用斯柯達代替了伏爾加,這可不是現在的斯柯達,而是捷克斯洛伐克時代的老式斯柯達。

現在的斯柯達已經是大眾集團的旗下品牌了,老毛子解體之後大眾集團拿下了這家汽車廠,利用自己先進的技術讓它重新煥發了生機。

另外還有來自羅馬尼亞的達契亞汽車,不過這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在東北部分城市坊間更是流傳著一句“千刀萬剮,不買達契亞”,可見其質量實在不敢讓人恭維。

當然,也有來自東歐之外的進口車,比如白茹,這名字現在就更沒人聽過了,這其實是法國第二大汽車廠塔伯特的產品,至於為啥翻譯成白茹就不知道鳥,可能和車身是白色的有關系吧?這在當時可是只有區長以上的幹部才有資格乘坐的。

白茹就不說了,老毛子的車毛病是挺多的,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便宜,現在的中國可不是後世,每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來花,所以在這個時候弄一批老毛子的車進來,不管是伏爾加也好,還是斯柯達也罷,都是很有用的。

陸援朝等人聽說沈隆要去西北,而不是東北,則有些奇怪,因為這一時期雖然沒有開放外貿進出口權,但是已經有一些公派留學的留學生中便開始有人肩背手提中國的輕紡產品和家用電器,利用熟悉的市場和人際關系從中倒賣起來。

這些人就是第一批倒爺了,他們行走的路線就是從京城到莫斯科的亞歐鐵路,再過幾年政策逐漸開放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鐵路進發,短時間內迅速暴富起來。

“你要是倒騰點小玩意兒,那自然應該去東北坐火車,不過咱們這回倒騰的可是汽車啊,難道你要去陶裏亞蒂然後穿越西伯利亞把汽車開回來麽?那也太遠了點吧?還不如找個近點的呢。”沈隆解釋道。

汽車倒是也能通過鐵路運輸,但京城到莫斯科的火車可是客車,沈隆暫時還沒那麽大的能量讓老毛子加掛幾節貨車車廂,現在的老毛子還有完全墮落。

“西北到老毛子那兒倒是近一些,不過交通可不好,還有,到那兒去找這些車啊?中亞那些地方可是窮得很!”陸援朝等人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