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方子你們還要麽?

藤井前腳剛走,後腳王長更就偷偷回來匯報消息了,“東家、掌櫃的,元亨的四台機器全開了,今天夜裏也沒歇著,一次投染了二百匹,要一口氣把三千匹布都染完;掌櫃的,人家那麽多機器,咱什麽時候能攆上人家呀!”

“呵呵,不著急,下一台機器的錢,孫明祖很快就會給咱們送過來了!”用別人的錢給自己添置機器,這感覺才叫滋潤呢,然後盤算起來,“白天黑夜不停地幹,烘幹,再加上拉寬拉長,還有整平燙熨,咱得幫人幫到底,送人送到家,他每天染多少匹你給我記下來,天天回來報信兒,再待上三天,要不他們記不住。”

“這回辛苦你了,三天之後趕緊會周村先避一避吧;哦,對了,去賬上支點錢,回去總得給家人買點東西不是?”沈隆給王長更批了些獎金。

其它工人,沈隆也暫時給他們放了假,如今民國的企業家對工人可沒有這麽好,工人上工拿的可不是月薪,而是日薪,一天不上班就少一天的工資,而且工資待遇也非常低,只能勉強養活自己罷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失業人口太多了,為了活命,有的人甚至不要工資,只要肯給口飯吃,他們就願意跟著幹!就比如沈隆之前打過交道的那些布店,這裏面的夥計就沒有工資,店裏給管兩頓飯就行了,就這他們還怕失業。

這也是實業救國失敗的原因之一,梁啟超就把資本家的利益說成是民族的整體利益,而工人的利益則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宣稱要使資本家能夠振興實業,同外國資本進行競爭,降低工人工資、延長勞動時間是必要的。

1920年,上海資本家穆藕初鼓吹振興實業必須降低工人的工資的論調,說工人要求“多給工值”,就會使“實業界……蒙其害”,結果使外國更加占據中國市場,“制我全國之死命”。

然而只要讀過一點兒資本論的就會明白,他們壓低工人工資固然節省了成本,卻也讓他們失去了消費市場,自家工人都沒錢買廠子裏的產品,工廠裏生產出來的產品到底能賣給誰?指望那少數富人怕是不夠。

當年英國能拼命壓榨童工,號稱只要進紡織廠的童工,保證他們活不過三年時間,那是因為英國有著廣袤的海外市場,而中國的實業家可沒有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格,畢竟他們身後可沒有大英帝國的強大艦隊。

所以,沈隆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能多給工人一點工資就多給他們一些,這也讓大華染廠的工人幹勁十足,就算是沈隆給他們放假他們也不願意離開,直到沈隆下了命令,他們才走,可走是走了,這些工人卻沒有忘記廠子裏的事兒,一回頭就來廠裏給沈隆報信了。

“掌櫃的,元亨請了洋戲班子在昌邦布店門口唱戲呢!新染出來的棧橋牌布和咱們的飛虎牌一個色兒?都賣瘋了!”

“不著急,安心地歇著吧,過兩天咱們就開工,元亨得意不了幾天嘍!”沈隆笑眯眯說道,一點兒也沒有因為生意被元亨搶走而生氣。

沈隆在這邊穩坐釣魚台,孫明祖可是高興地不行,在辦公室裏大聲發布命令,“下午先裝一千匹,船後天下午才開,我讓車間連班幹,這一天一夜還能染八百匹;先往東北發一千五,剩下的留給青島和省內,再幹出來,才發京天,主要是東北,陳六子截了咱的客商,飛虎牌在東北賣得不錯,咱不僅要把他趕出青島,幹脆一塊兒把他從東北轟出來。”

劉先生拿著賬單喜滋滋匯報,“大華原本生產出來的布匹就不多,壓根就沒庫存,咱們斷了他們的坯布,他們的生產馬上就斷了!藤井那邊下一船坯布咱們再給攔著,那大華起碼得歇上一個月,等一個月時間過去,誰還記得什麽飛虎牌?咱們棧橋牌的名聲怕是早就傳遍整個山東乃至京津、東北了!”

“哈哈哈哈哈!”孫明祖開心地大笑起來,隨後幾天,棧橋牌在山東、京津、東北大賣,沿鐵路一共發出去四千三百匹,水路發出去兩千六百匹,就著賈思雅還一個勁催著他們要。

“這下咱們的棧橋牌名聲可是徹底打響了!”孫明祖盤算著這段時間賺得錢,還有獲取的名聲,簡直樂壞了。

然而他並沒有高興多久,馬上就迎來了一個壞消息,賣出去的這些棧橋牌開始褪色了,灰布成了臟布,藍布成了學藍舊布,各地的商戶都紛紛要求退貨,棧橋牌的名聲是打響了,可惜卻是壞名聲。

他想去找王長更問是怎麽一回事兒,然而王長更早就回老家去了,孫明祖當下就明白是怎麽一回事兒,我這是被陳六子給埋坑裏去了啊!

可眼下他還顧不上找大華的麻煩,賈思雅還被人扣在東北呢,於是他只能想辦法給這些商人退錢,自己承擔運費把這批壞布運回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