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8章 黃土文學

“在生活中,顧青自信他的感情並不十分脆弱。他曾幾天幾夜,在戰壕裏聽見過敵人炮火的狂轟濫炸,也曾經在不可測的深夜,漂行在海洋上,經歷過八級大風暴的襲擊。在這些隨時有生命危險的關頭,顧青的感情上還沒有發生過不能抑制的波動。但不知為什麽,顧青卻特別害怕聽見發生在群山深谷經久不息的回聲,那回聲在虛渺的空中回蕩,會引起顧青一種刺激性的痛苦,叫他難以忍受。這種不能自抑的感情變化,別人是很不容易理解的。

這,大概跟顧青下面的一段經歷有關。

1942年,大約是38年之前,顧青才22歲,那時,他在延安老根據地,因為工作關系,到離黃原不遠的原西縣采錄信天遊民歌‘蘭花花’……”

田曉霞看著看著就忍不住讀了起來,這是一個發生在很多年前的故事,故事同樣發生在黃土高原,農村貧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親,她無法擺脫厄運,只得借助“信天遊”的歌聲,抒發內心的痛苦。

陜西黃原我軍文藝工作者顧青,為采集民歌來到翠巧家;通過一段時間生活、勞動,翠巧一家把這位“公家人”當作自家人。

顧青講述黃原婦女婚姻自主的情況,翠巧聽後,向往之心油然而生;爹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裏完婚……故事寫到這就斷了,下面還沒有寫完,田曉霞擡起頭來,“少平,後來呢?翠巧有沒有跟著顧青來黃原?”

其實從小說最前面那段話,田曉霞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一些什麽,但是她依舊抱著一絲僥幸,生活已經夠苦的了,總該有點美好的東西才是。

“沒有。”沈隆已經做好飯菜了,端過來放在桌上,在後面的內容裏,顧青行將離去,老漢為顧青送行,唱了一曲傾訴婦女悲慘命運的歌,顧青深受感動;翠巧的弟弟憨憨跟著顧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

翻過一座山梁,顧青看見翠巧站在峰頂上,她亮開甜美的歌喉,唱出了對公家人的深情和對自由光明的渴望,她要隨顧大哥去黃原,顧青一時無法帶她走,懷著依依之情與他們告別。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決然逃出夫家,駕小船冒死渡過黃河,去追求新的生活;河面上風驚浪險,黃水翻滾,須臾不見了小船的蹤影;兩個月後,顧青再次下鄉,憨憨沖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來。

這是著名作家柯藍根據自己在陜甘寧邊區生活時所搜集的素材所創作的小說,原名叫《空谷回聲》,幾年後被年輕的陳凱歌看上,改名《黃土地》拍成電影,陳凱歌也憑借這部電影一舉成名,奠定了自己在電影界的地位。

導演陳凱歌憑借《黃土地》獲得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愛丁堡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節等多項導演大獎。

攝影師張藝謀也憑借他出色的攝影技術先後獲得了金雞獎、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等多項最佳攝影獎;這兩位年輕的天才正式讓世界電影界所熟知。

“那翠巧後來到底怎麽樣了?還有,你是從那兒找到的靈感?”田曉霞顧不上吃飯,她在這部未完成的小說裏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沖擊,迫切地想知道書中人物的命運。

“還沒有寫完呢,等下次咱們見面的時候應該就差不多了,到時候你再看吧,先說出來就沒意思了。”沈隆說道,“至於故事的來源,我是在東關橋頭聽人說的,然後做了些藝術加工。”

這個故事的背景距離孫少平生活的時代稍微有些遠,所以只能假借他人之口,不過攬工漢們無聊的時候,的確喜歡說些故事,其中大多都是像蘿蔔花和靈香那種故事,但偶爾也會有人說起老年間的故事。

經過認真的考慮,沈隆已經想好在這個世界應該選擇什麽樣的方式幫助孫少平提升自己的社會階層,讓他最終能夠和田曉霞在一起了。

對於一個喜好文學的農村少年來說,沒有什麽比寫作更合適的了,他和田曉霞的感情源於文學,從事寫作不會影響他們的感情,反而會更加加深。

而陜西同樣有濃郁的文學土壤,由柳青開創,路遙、陳忠實等繼承並不斷發展、突破的黃土文學流派,發軔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於八九十年代,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敘寫黃土地上農村的社會歷史文化、時代變遷,追求史詩品格的作家群如今正在萌芽。

而柯藍雖然並不是陜西人,但是他這部《深谷回聲》毫無疑問完全符合黃土文學的內涵,深刻反思了黃土地的民風習俗,描繪了時代變遷對古老鄉村的沖擊,篇幅雖小、出場人數雖然不多,卻也流露出濃濃的史詩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