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8章 應對

開放之初,為了吸引外資,許多優質品牌都被賣給了外企,這種情況有些矯枉過正,之後也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長虹一度就用借著國貨的名義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如果是九十年代,沈隆遇到這樣的情況估計還不好處理,但如今已經是零三年了,很多情況都出現了變化,如果不是這筆投資數額太大,區裏也不會這麽強勢。

所以他找來了一些記者,想要利用他們的渠道讓更多人看到諾瓦公司的真實目的,讓某些人看清楚這次收購背後隱藏的陰謀。

沈隆將自己和諾瓦公司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有記者問道,“程先生,據我所知咱們國家的制藥工業的確落後國外很多,那麽接受對方的收購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不比閉門造車強?”

用市場換技術的說法時下還是很流行的,也的確有企業從中學到了技術,但並非每家企業都是如此,沈隆解釋道,“諾瓦公司的技術的確比我們先進,但是我們並非沒有自己的長處,比如當年的青蒿素,比如被羅氏收購的維生素C制取技術。”

“而我們即將生產的這種中成藥,藥效要強過諾瓦公司的格列寧,成本也更為低廉,換句話說,在這個項目上,我們的技術並不落後,如果硬要說,可能就是生產工藝比不上諾瓦公司,但是需要再次提醒你們注意的是,我們這種藥是中成藥,諾瓦公司擅長的是西藥的制取,在中成藥領域,他們並不比我們好。”這些生產線可是沈隆親自調試的,擁有老白的化學和工程學天分之後,沈隆肯定比諾瓦公司幹得好。

“另外,如果諾瓦公司在購買專利後,和我們進行合作,大規模生產這種藥,然後用更為低廉的價格投放市場,讓更多病人能夠得以治療,其實我並不反對這次收購。”沈隆話鋒一轉,“但是據我對國際制藥巨頭的了解,他們肯定不會這麽做。”

“為什麽?”記者有些不太明白,按照常理來說,有成本更低廉的產品投放市場,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兒啊。

“國際制藥巨頭非常擅長購買專利構築專利壁壘,借此以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沈隆給他們普及知識,“我給你們舉個例子吧。”

“1933年德國人發明了‘萊氏化學法’用於制取維生素C,這種方法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全球只有瑞士羅氏、德國巴斯夫和日本武田制藥有實力生產,這三家企業結成了價格同盟,操控維生素C的產量和價格。”

“80年代,我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的尹光琳發明了‘兩段制取法’,大大降低了維生素C的生產成本和要求,國際制藥巨頭立刻做出反應,羅氏花費400萬美元買下了這個專利;然後他們繼續使用老方法來生產維生素C。”

“這是一種防守策略,因為更為低廉的技術會影響他們的壟斷地位,他們買下這項專利並非為了使用,而是防止其它公司獲取專利進行生產,幸好當年出售的時候只出售了海外的專利使用權,要不然現在我們還要花大價錢買維生素C呢。”

“您是說諾瓦公司也是和羅氏一樣的打算?買下專利後並不使用。”這下記者明白了。

“是的,他們原本就有格列寧這種治療白血病的藥,當然不會再開發同樣的藥。”沈隆果斷點頭,“前些年被國外企業收購卻棄之不用的品牌還少麽?百事可樂收購天府可樂後,這個牌子就消失了;莊臣收購曾占據國內七成市場的美加凈牙膏,現在你在超市裏還能買到這牙膏麽?”沈隆還舉了其它行業的例子。

“這是外國資本的陰謀,就是要搞垮我們的民族工業,為他們徹底占據國內市場掃清障礙。”這時候的記者還有些真有良心的,當即就有一個年輕記者義憤填膺地說道,“程總,您放心,我一定會揭露諾瓦公司的陰謀,讓更多讀者了解事情的真相。”

“需要提醒的是,諾瓦公司的格列寧價格接近四萬,一個月四萬塊錢的藥錢,全國有多少人能承擔;而我們開發的這種中成藥,價格只需要格列寧的百分之一;這和可樂、牙膏這種日常消費品還不一樣,一旦被諾瓦公司收購,那些出不去一個月四萬塊的病人就只能等死了。”沈隆語氣沉重地說道。

他的語氣再次感染了記者們,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擔心自己會生病,要是以後遇到的都是這樣的制藥公司,恐怕誰都扛不住。

“吸引外資固然重要,可也不能枉顧民生,這次事件非常有代表性,我回去馬上就寫一篇深度文章出來發表。”記者們紛紛表態。

“諾瓦公司對媒體的影響力也不小,我估計一旦文章面世,他們肯定會對你們進行施壓。”沈隆提醒道,諾瓦公司每年都會花費大價錢投放媒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