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英雄心寒……(第2/3頁)

連歷史都要扭曲,只會信口雌黃的家夥,學問越深,危害只會越大。

雲揚這一次殺得毫不手軟,此後,若是還有類似的際遇,只會下手更狠更毒!

當然了,這種事雲尊大人肯定是不可能親自出面的,借用別人的手,送了別人一場大功勞、正是借用的酬勞,暫時取代的酬謝!

那位很有運氣的王子奇偏將,一頭霧水的領了個大功,挨了一頓暴打,還背了個大黑鍋。其實說黑鍋倒也未必,因為,就算雲揚不這麽做,他還是要出任務,最終也差不多的說……

就在當天,文官方面尚未來得及組織反撲、直斥軍方橫行不法,若不嚴加懲治、國將不國雲雲,皇帝陛下的聖旨就已經昭告天下。

“……嘗聞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今玉唐士子不分黑白,顛倒是非,歪曲史實、罔顧忠義,信口雌黃,抹殺忠良,擡舉奸佞……如此做法,與亂臣賊子何異?”

“上官將門,耿耿丹心,玉唐山河皆見證其滿門碧血忠魂;其滿門皆舍身報國,忠烈捐軀,偌大家族,死傷殆盡;直至殘余孀寡稚子、報國之心不息;為國付出全家滿門一切的忠良賢臣,竟慘遭汙蔑為亂臣,天理公道何在?仁義良心何存?前後一百五十年歲月,忠臣屍骨未寒、英靈未遠,卻承這般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之汙蔑,九泉之下,何能瞑目也!?”

“……一幹儒生飽讀詩書,理應明曉是非,為國分憂,為忠良揚名;卻為莫名之私,為此大逆不道之舉,挑動民怨,寒忠良之魄,傷烈士之心……皇天後土,不能忍也;此罪責,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不誅之不足以安忠魂……”

“……即日起,凡有再持此言論者,九族盡誅!玉唐儒門,該當引以為戒!碧血忠魂、青史留名、該當萬世流芳,不容亂法者口誅筆伐……”

皇帝陛下此次所下聖旨,嚴厲得超乎尋常。透著聖旨,都能夠可以清晰看到皇帝陛下那鐵青的面色,暴怒的神情,以及……那沖天的殺氣!

隨著聖旨昭告天下,一場風波即時消弭。

而皇帝陛下的下令追究,亦令所有天唐城曾經參與這件事的讀書人,集體倒了大黴。

“已然身死者,罪有應得,尤須追究其家族連帶罪責;僥幸偷生者,鐵卷記錄在案,終其一生,不得錄用!”

所謂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不少人一心苦讀,甚至用各種渠道揚名,博取名望,便是為了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入朝為官。

這道追責令一出,等同是直接斷去了這些人的仕途前路!

頓時哀聲一片、絡繹不絕。

皇帝陛下此舉的雷厲風行,端的是快刀斬亂麻,直接在殺人之後,立即頒下聖旨。幕後主使者手中的人都被殺光了,就算有心想要鬧事,也已經是有力難施,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無可奈何。

根本沒可能再有什麽反彈、反轉局勢。

手下可用之人被這幫殺胚一股腦兒殺了九成;剩下的也都是前途盡毀滿肚子埋怨,根本無人可用。只是在朝堂上興風作浪,又有什麽用處。

而且皇帝陛下現在正在氣頭上,一雙眼珠子都是綠的,真要是跳出來鬧事情,恐怕會被蠻不講理的一起幹掉。

所以文官們盡都是識時務的喊了幾句陛下聖明就完事了。

跟追責令一同頒布還有另一道旨意,乃是皇帝陛下對上官將門進行的撫慰;軍方兩位老元帥親自出馬,鑼鼓喧天,送慰問品前往上官老宅,聲勢浩大、轟動全城。

無數被煽動的民眾幡然悔悟,痛哭流涕,自動自覺地前往上官家族門口跪拜道歉,聲淚俱下、意態虔誠、滿臉滿身滿心盡是懺悔之意。

上官家族在經過了幾天的極度憋屈之後,終於迎來了朗朗青天。

上官家族門前,跪倒了黑壓壓的一大片。

“我我該死,我扔過臭雞蛋……”

“都怪那些文人,胡說八道,我也該死,竟然信了……”

“我恨我自己,大字不識一個,卻跟著別人起哄,當真該死……”

“祈求將門原諒……”

“請求將門原諒,小人一時糊塗……”

……

然而上官家族族人此次卻沒有任何人出面接受道歉,更沒有半點安撫之意,就只得府中管家出來說了一句:“家裏全是女眷幼童,不便出面招呼,還請諸位盡速散去,招呼不周,在此告罪。”

只說了這一句話,其他的什麽都沒說。

但那話語中的淡漠,與那種心灰意冷的感覺,卻是縈繞在每個人心底。

一幹群眾盡皆茫然無措,感覺似乎有哪裏不對,卻又說不出來。

只是在上官門前踟躕不去。

也有人心中憤憤,不就是誤會了你們嘛,我們都道歉了,都說對不起了,你們還想怎麽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