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7章 技、術之說(第2/2頁)

“我……”她訥訥看著何邪,雙腮酡紅,“我不想給你跪呢。”

何邪對她笑了笑:“那就不跪。”

說著何邪扶起了鳩摩智,道:“看來明王已經懂了。”

另一邊,王語嫣嘴角不自覺地勾起,握於前腰的雙手手指也不自覺輕快地跳躍了幾下。

“小僧已大徹大悟。”鳩摩智感慨萬千,看著何邪的眼神帶著濃濃感激,“高深武學各有其韻,小僧不加分辨,胡亂拿來融為一爐,彼此沖突,這才是小僧之疾的根源所在。若非何少俠,小僧再練下去,遲早走火入魔,精神錯亂。”

何邪欣慰點頭,孺子可教也。

其實何邪說的道理,和原劇情中掃地僧所說的武學障、知見障是一個道理,只是解決的方式不同罷了。

掃地僧說每一種少林武學都有相應的佛法化解,這是沒錯的,因為少林的武學哲理基本都能在相應的佛經中找到答案,所謂用佛法化解,其實就是得其“韻味”的過程。

這種解決辦法也是治標不治本,且能力有限,但卻適用於廣大江湖人。

而何邪一直以來的辦法,是同性相融,異性排斥。

對於不適合他的武學,何邪只做參考,根本不練,比如易筋經,六脈神劍,還有喬峰的降龍十八掌,等等等等。

而適合他的武學,他也是盡量做到加入自己的思想,將其作為補充,融入到辟邪劍法之中去。

這樣一來,何邪等於是“盜取”了別人的韻味,徹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這種方法從根本上杜絕了武學障,但弊端是,不是人人都能有何邪這樣的見識和悟性的,況且就連何邪用此方法,也是很艱難的。

鳩摩智好奇問道:“何先生,你剛才說,武學有四種境界,還有兩種境界,不知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