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氣勢焰

太子李泰被廢後,貶為庶民沒過兩年便抑郁而終, 皇帝改立了皇九子李治為太子。

李治與李承乾、李泰都是皇後嫡出, 皇帝雖然兒子不少, 然最看重的始終是長孫皇後所出的嫡皇子。同樣是謀逆罪, 李泰廢太子後貶為庶民, 皇五子李佑就是廢為庶人,賜死於內侍省。

這幾年, 因國主賢明, 朝中文武齊心, 大唐國運蒸蒸日上。然一代新人換舊人乃是定律, 皇帝倚重的大臣們紛紛離去。皇帝每過些日子,都能聽到舊人離去的消息。或是如張亮、侯君集這樣人心不足蛇吞象, 入了歧途招惹災禍,或是如魏征這樣壽數已盡, 終不免離別。

皇帝自少年起便征戰沙場, 早年吃過不少苦頭,可謂一身傷病。因著當年那仙果的關系,不曾舊疾磨人,然終是壽有盡頭, 身體開始衰敗虛弱。哪怕沒有厲害的病痛,可早就知道壽數有盡, 心中也猜到自己所剩時間不多, 便悉心教導起太子, 亦時常召李承乾回宮。

這日, 李承乾又收了召令,準備回宮探視皇帝,出門前突然被小龍女攔住了去路:“承乾,你的塵緣將了,此去與他們好生道別吧!”

李承乾一愣,旋即嘆了口氣:“塵緣已了麽?”

李承乾是明白的,所謂塵緣已了是說,若他沒有求仙問道,這兩日便是他陽壽盡時了。修行十六載,李承乾早就知曉這一日遲早會到來,有些唏噓又或許還有些許眷戀。然他知道,生死終有離別,他們父子終究有一個要先轉身離開的。

“你也不要太難過了,陛下命格貴重,日後自有相見之時。”小龍女道。

不過,他日天宮再見,怕也不是如今的父子之情了。皇帝有十世帝王命格,生來就該結束各種亂世。他日得道,即便恢復十世的記憶,每一世都有許多兒女,又隔那麽多世,哪裏還有什麽父子情誼。

既然修了這一道,李承乾如何會不知道其中大道理,不由失笑。

李承乾進宮就見到了太子李治,這些年他與弟弟妹妹見得不多。李承乾出家時,李治還在繈褓之中,後來進宮偶爾見過幾次,都道這個弟弟性格靦腆又容易害羞,像個小綿羊。自成了太子,李治還是一副軟綿綿的模樣,然李承乾卻知道這個弟弟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麽軟弱。

不過,李承乾並不在意,他既然已經出家,與那些兄弟姐妹本就不需要走太近。之所以不時進宮,乃是父母養育之恩不可輕易拋卻的緣故。最疼愛的妹妹李麗質已經亡故,其他兄弟姐妹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兄長!”李治如今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生的有些單薄,見了李承乾倒是先一步上前行禮,這份禮賢下士的謙遜也是讓人極為受用。

“太子殿下!”李承乾退後一步,與他行禮。

李治忙虛扶了一把:“兄長真是折煞我了,你為長,我為幼,豈可行此大禮。”

“乾不過方外之人,您是太子殿下!”李承乾微笑道。

李治體貼地轉移了話題,隨口問道:“兄長進宮是探視父皇的?”

“乾今日進宮是向陛下道別的。”

李治一愣:“兄長莫非要遠行?”

皇長子放棄儲君之位去求仙問道,皇帝雖然高興自己的兒子有仙緣,然此事到底不便大肆宣揚,以免引得凡人過於追求這些。李治只知道這位長兄為了求仙問道放棄儲君之位,然對於內情所知卻有限。

李治以前就常聽到朝中大臣議論長兄少時便頗為不凡,喜歡將長兄與已故李泰和他比較。自李泰死後,皇帝頻繁召見皇長子,李治心中一度不安,生怕李承乾重回皇城。

李治卻不知道,李承乾成仙得道是半公開的秘密,人家都不做太子了,板上釘釘的神仙,那個願意得罪。莫說李承乾做太子時,不曾有過大過,便是有些不得當的地方,隔了許多年,大家也只會撿好話說。

李承乾笑而不語,與李治略一拱手,便隨內侍去見皇帝。

小龍女雖然叮囑李承乾可與親人道別,然除了皇帝外,並沒有見其他人。不過是進宮時遇到了太子李治說了兩句話,出宮是碰到了吳王李恪,說了句話。

李承乾與二弟楚王李寬及三弟吳王李恪同年所生,李寬自幼過繼高祖第五子李智雲為嗣,且早早便夭折。倒是吳王李恪因是同年少時還有幾分情誼,甚至可說比李泰都要親近幾分。吳王李恪的母親是前朝隋煬帝之女,然也因此自小便知道避嫌,不敢覬覦儲君之位。

李恪早早去了封地,按理說無力爭儲,未來總不會太差。偏偏這位吳王殿下英武果敢,頗得皇帝喜歡。若只是如此倒也無妨,可身為嫡長子的李承乾早早出家,二立太子李泰謀逆被廢,三立太子時,便有不少人試圖推舉頗有賢名的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