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誇贊(第2/2頁)

至於會否招來馮玉貞的報復——反正蔣馮兩家一向有隙,她和馮玉貞也不可能結盟,不如幹脆撕破臉的好。若夏桐這位皇貴妃偏幫其中一方,正好可把姓夏的也拉下水。

夏桐事先得了皇帝訓示,便只管冷眼旁觀,憑這二人鬥得如何激烈,她只要維持大體上的平衡就好,其他的一概不要她操心。

其實馮玉貞跟蔣映月掐起來,對她倒是是有好處的。現在夏桐可以放心地照顧一雙兒女,不必太費心宮中瑣事了,畢竟有馮蔣二人替她代勞——而這兩人都在拼命抓對方的錯處,但凡哪裏有點失誤,用不著夏桐指明,對方就跳腳起來了,於是兩人俱兢兢業業,不敢在夏桐面前有半分馬虎。

旗下一眾精英骨幹,夏桐總算當上了舒舒服服的總經理——當然,背後還有個董事長。

可見辦公室戀情也挺不錯的。

*

去年旱了一陣,今年反倒夏洪暴漲,好在程耀人雖被趕走了,他那治水十方卻還留著,一樣能為朝廷發光發熱。

至於李蜜則在封妃之後士氣高漲,眼看洪水泛濫,沖垮了不少房屋堤壩,便再度面聖上疏,這回她呈上的是水泥方子——比起玻璃,這更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當今之世,大周百姓其實已掌握了石灰砌墻的技術,將石灰和黃泥混合,風幹後的墻面既光滑又平整,只是堅固程度到底有所不足,用久了還會出現開裂的現象。

水泥卻不同,既結實耐用,運輸起來也十分方便,加水攪拌後在空氣中就能硬化,再混以砂石黏土之類,不止降低成本,用途更十分廣泛:除了建設堤壩、房屋,還能用於官道的鋪設,用這種法子鋪出的路面,幾乎能容十二輛馬車並排通行呢,想想便十分壯觀。

夏桐甚至想按照現在的建築樣式,用大理石做基底,水泥塗墻,外邊再均勻地抹上一層石灰漿,做成歐美風影視劇裏常見的那種小白房子,優美而動人。

不過,考慮到整個內廷的占地面積,得用多少預算,夏桐很快便打消念頭。何況,古人忌諱顏色,花花綠綠的雖然俗氣,可也熱鬧,真弄成一色的白墻平屋頂,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在穿孝呢!

好鋼得用在刀刃上,還是加緊建設堤壩要緊。

與此同時,城外陸續有流離失所的難民湧入,皇帝和大臣們商議如何賑災,夏桐則將各家的夫人們召集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多開設幾個粥鋪,再有那廢棄不用的木料,悉數運來搭建棚屋,為災民們提供住所。

這些可憐人在水裏泡得久了,又經歷長途跋涉,難免生起病來,不過一夜之間,城裏便再度鬧起時疫。

好在有王靜怡在,她將積攢的靈泉水兌成數份,摻在施舍的粥湯裏分發出去,如此不顯山不露水的,用靈泉維持那些難民的生機,延緩病勢,崔玉明則加緊施為——這段時間足夠他開發出對症的良方了。

這兩人居然配合無間,也是罕事。

劉璋則不那麽愉快,今年的水患來勢洶洶,可縱然有這許多應對之策,每一項卻都是得花錢的——國庫裏所存的已不多了。

怎麽著也得想辦法多掏些銀子。

夏桐建議,“不如號召大臣們募捐?”

劉璋嘆道:“朕何嘗不知,只是此事也不好硬做,太強人所難倒像是抄家了。”

總得心甘情願才好。可惜,但凡家底豐厚的,哪個不是在宦海裏沉浮幾十年的老油子,要他們出錢出力,無疑比登天還難。

夏桐想了想,“大臣們最愛惜名聲,但凡有一人出頭,其余的必不甘落後。”

她覺得蔣家就很不錯,蔣文舉雖然賦閑在家,不見得一年功夫就坐吃山空了去,府裏肯定存著不少呢。

劉璋道:“正是這個為難,他是朕的親舅舅,朕怎好逼迫他?”

那不成忤逆了?

夏桐狡黠的一笑,“您不行,太後娘娘卻可以,何不請寧壽宮出面?”

劉璋擺手,“這個更難。”

太後自己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讓她去請娘家兄弟交銀子,不如殺了她。

夏桐心道這人一向最會使壞的,怎麽忽然變成死腦筋?於是附耳低低說了幾句。

劉璋聽罷,那張因休息不足而略顯蒼白的面容上露出紅暈來,他抱著夏桐的臉,重重啃了兩口,還揉了揉她的頭,似誇似嘆道:“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夏桐:……這話聽著好耳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