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欣慰(第2/2頁)

何況,挑太後的錯不難,可這筆賬歸到哪裏是個問題,皇帝既不能逼著太後拿出私房,也不好用國庫裏的錢來填補,少不得先混著,鬧破了誰都不好看。

劉璋不意夏桐竟想得如此透徹,“難為你替朕設想到這般周到,唉,可見人的年歲與見識並沒什麽關系。”

這話頗有些揶揄母後的意思,說起來蔣太後並不缺錢,何至於處處愛貪小便宜,又不像尋常人家過慣了苦日子的——大概是天生的劣根性吧。

夏桐笑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後娘娘雖有些小毛病,到底無傷大雅,何況,焉知她老人家昔年為先帝妃嬪的時候不曾吃過苦呢?”

這麽通情達理的一解釋,蔣太後的形象立馬高大起來了——夏桐知道,皇帝身邊耳報神不少,必然有那機靈活便的會去寧壽宮報信,寧可背後多說些好話,也比得罪人的強。

蔣太後得知夏桐意欲息事寧人,不禁心有戚戚焉。固然這狐媚子不敢挑她的錯只因生性狡猾,但,夏桐說她吃苦的那番話倒真正碰到蔣太後心坎上了,想起昔年為嬪為妃時強顏歡笑的模樣,蔣太後就覺得這人或者還沒壞到十分——她原來也是能體諒人的。

本來還想讓常嬤嬤去關雎宮找找茬,太後這會子也淡了,罷了,她既病著,且讓那夏氏得意幾天罷。

其實,夏桐倒不怕找茬。她立威有一個最簡單的做法,也不動私刑,也不用押去暴室,但凡不聽她使喚的,直接攆出去完事,有鳳印在手,加之皇帝特準她任意處置,不必上報,哪怕她將內廷的宮娥太監全部打發走,也沒誰敢說半個不字。

但這些人進宮本就為貼補家計,哪舍得拋棄這份賺錢的營生,何況,宮中氣象一概與別處不同,在裏頭住慣了,去了外頭哪還適應得了。因此一個個哭爹喊娘,只求夏宸妃別將他們趕走,他們願盡心竭力伺候主子,肝腦塗地也無妨。

如此恩威並施著,夏桐很快在宮中建立了一大批擁躉,她身邊人的例子也都證明了,只要老老實實跟著她幹,吃肉喝湯總有一份,反之,那便是自己找死。

溫德妃徐賢妃看在眼裏,不禁咋舌,本來還想擺起“老人”的架子來指點她一二,誰知夏桐根本不需人教,簡直無師自通似的——她們哪曉得夏桐有個最得力的師傅,那便是皇帝,得他一分傳授,比十年寒窗苦讀都有用呢!

溫徐二人自認庸才,只好老實跟在夏桐身後喝湯罷了。

夏桐也逐漸發覺了,這兩個雖與蔣映月同在四妃之位,其實不大管事,當初皇帝提拔她們幾個,本來只為牽制蔣家勢力,並不指望她們多做些什麽,當然,沒能招兵買馬建立地盤,就屬她們自己無能了——蔣映月出身還不如這兩位呢,瞧瞧人家幹得多好。

夏桐對這姑娘一向是很具戒心的,也防著她會暗地使絆子,結果沒過幾日,蔣映月還真給她找了件事出來。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原是今年的冰太緊俏,地窖裏存的不多,結果有幾處宮裏先領了去,余下的就不夠數了——尤其是幾位太妃那裏,本就人煙冷清,這會子不定怎麽怨聲載道。

夏桐知道這些老娘娘多難纏,別看如今不大管事了,可能在宮裏活上三五十載的,誰又沒點真本事?便是不暗裏算計,哪怕她們宮裏的丫頭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將夏桐給啐死。

蔣映月早些時候不理論,偏趕著這時候嚷出來,自然是想看她如何應對。夏桐也不著急,比起推卸責任,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一邊著人去宮外買市售的冰塊,一邊把她宮裏的份例先給挪了出來——橫豎關雎宮有敦敦和棗兒兩個活寶貝,夏桐也不怎麽敢用冰,只用井水取些涼意即可。

她都這麽以身作則了,旁人自不好再說什麽,北苑那幾位老娘娘也沒了聲音,只等今年的份例送來。

誰知因天旱緣故,外面的冰塊也緊俏,有錢卻買不到貨。夏桐正沒個主意,李蜜來給她獻策了——其實運用得法,硝石也能制冰,這個還不難得。

夏桐刹那間有種課堂上老師看學生的欣慰,多好的孩子呀,如今都學會自己舉手了,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