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2/3頁)

“哎,滿子,你家祖上是做什麽的?”劉湛好玩的問。

這話讓隔壁桌的張小滿他爹聽去了。

“我名張富生,我們祖上原是江南富商,楚太祖南征所費甚巨,每過之處便拿當地富商開刀,重則滿門抄斬,輕則滿門流放,家資盡數充入軍中,那一年江南富商無一幸免。”

劉湛十分意外的心想這楚太祖如此剛愎不但沒有讓楚國滅亡,還奠定了楚國為天下霸主的地位,看來霸道到極致便是某種意義上達到無敵了。

“當今宣宗皇帝也有幾分太祖之風了。”劉學逸忍不住道。

“二弟,不可妄議天子。”劉學淵正色道。

曹鐵哈哈一笑。“有何不可說的?此地山高皇帝遠,窮山惡水之處,誰來管我等?你們別被陳百戶那無事不管的樣子唬了去,他只是一個目不識丁手不能武的愣頭青罷了,管管田間地頭的事尚可,再多便不行了。”

“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劉學淵心道自己家畢竟是欽點罪犯。

這一頓飯大家都盡興而歸。

劉湛吃完飯便累極的躺在炕上閉目養神,心裏想起席間男人們說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觸動,成王敗寇不過如此。

之後的日子劉湛被禁足在家,沒幾天山裏便飄起了雪花,頓時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因著殺豬那天張家嬸子多提了句,劉家的廚房在屋外冬天做飯燒水還得穿過雪地得多冷啊,劉學淵記在心裏第二天便上山砍伐木料,打算把廚房和正屋連在一塊。

因為蓋的不是磚瓦房,蓋草廬的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倒是不用花一分錢,次日張家曹家聞家知道之後立即過來幫忙,硬是趕在大雪封山之前把房子蓋好了。

新蓋的屋子把廚房也包含了進去,多出來的地方還隔了兩間房,一間作庫房,一間被就劉湛要了去,理由是他已經長大了不好再跟父母同房。

因為有別人幫忙的緣故,房子蓋得比原來兩間都好,這讓劉學淵十分感激,他本想給些豬肉作為酬謝都被一致謝絕了。

曹鐵站出來。“我臉皮厚,我來說吧,我們幾家雖說祖上曾顯赫過,可到了我們這一代連字都不識一個了,我們厚著臉皮懇求先生可以教這幾個臭小子識字。”

劉學淵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幾人以為他不願意,張富生忙道:“先生您是有舉人功名的老爺,確實是我們高攀了,您可千萬別介意,我們都願意付學費,來年地裏的事你也不用操心,我們哥幾個包了。”

聞青山也說:“先生,當今天下十年一小變,五十年一大變,我們就賭子孫後代不會代代在這深山之中永無出頭之日,懇求先生能答應我們的不情之請。”

幾人的懇求對劉學淵的沖擊不可為不大。

就在劉學淵已經放棄了人生,打算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候,幾個莊稼漢的一番話又把他的心說活了。

劉學淵眼含熱淚的朝幾人作揖。“兄弟們看得起劉某人,劉某人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劉氏劉同和一門被抄家流放的這一年,劉學淵三十三歲,劉湛十二歲。

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大山深處,劉家人在掙紮求存之時,老天似乎還沒完全放棄他們。

之後大雪封山,家家戶戶都開始了貓冬的日子,又因冬天不授課,幾家人商量好了來年開春春耕結束之後再行拜師大禮。

至於劉湛,他被禁足一直禁到了年三十。

年三十這一天,劉學淵用木頭自制了祖先牌位和已故的劉同和、濤哥兒的牌位,又讓趙氏切了一大塊豬肉祭祖。

晚飯前,劉學淵劉學逸劉學禮帶著一家人給祖先磕頭。

老太太坐在一旁直抹眼淚,口裏碎碎念著要劉同和不要掛念的話,又說日子雖苦但好歹還活著。

而二房寧氏只是呆愣愣的坐在地上看著濤哥兒的牌位,跟她說話她也不回應,要扶她起來她也不幹。

這些日子寧氏的病是越來越重了,甚至孩子也不管,只一天的呆坐著,現在馨姐兒和澈哥兒都是方氏在帶。

劉學淵看到寧氏這個情況於心不忍,便與劉學逸商量著開春拿半扇豬肉去賣了換些錢給寧氏瞧病。

大年初一,曹家聞家張家先後來拜年,曹家兄弟提了只雞,聞家送了些鴨蛋並腌菜,最實在的是張家,張富生給劉學淵做了四張椅子和一張茶桌。

原本空蕩蕩的劉家堂屋頓時便像模像樣起來,三家人的慷慨讓劉學淵感動良久。

趙氏則忙著給張家回禮,按習俗劉家須得回一半的禮才成,可劉家除了那做成熏臘肉的半扇豬便拿不出別的東西了,這半扇豬還得賣掉一半給寧氏治病,一時把趙氏愁壞了。

劉學淵拍了拍趙氏的肩膀。“夫人,算了,這份情我們只能記在心裏,來日有機會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