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我的青春飛揚跋扈(第2/3頁)

蘇雯慧忍不住頭疼,“你們兩的想法不一致,這讓媽媽怎麽決定啊。”

事情再次回到原點,她心想,果然不該聽那個男人的話,他的建議壓根沒有用處。

陳美鳳聽到了問,“怎麽,你想送孩子上幼兒園了?”

“是啊媽,佐佐悠悠在家裏已經自學了不少東西,等下半年九月份開學,他們兩歲半了,可以提前讀幼兒園的。”

這個年代沒有硬性規定上學年齡,既然孩子有這個天分和條件,早點上對他們未來的求學有好處。

當然,孩子的優秀離不開長輩們的照顧和指導,她跟丈夫忙工作,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由長輩教育的,現在已經會幾十首古詩,一百以內的加減都能計算了,很多人都說他們是神童,但蘇雯慧認為,孩子的天分除了個別非常突出外,其他的在天份上是差不多的,就看教育是否用心而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百的汗水,平庸和卓越的區別來自日積月累間。

“這樣啊,要不讓他們提前試聽唄,適合哪個就去哪個。”

“這樣行嗎?萬一他們最後選的學校又不一樣怎麽辦?”

“這有什麽,大不了分來上,反正離的不遠,幼兒園不是也有校車接送嗎?”

婆婆一語點醒夢中人,是啊,雖然佐佐和悠悠是雙胞胎,從出生就被大家聯系在一起,但不代表他們要一直做同樣的事,完全可以按照他們各自的愛好選擇他們的發展方向。

“媽,你說的對,那我就不糾結了,到時候看他們自己怎麽選吧。”

蘇雯慧立志要當開明的家長,對“興趣是最大的老師”這個觀點極為推崇,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業。

四月,《我的青春飛揚跋扈》舉行開機儀式,蘇雯慧作為傳媒公司合夥人之一、編劇及龍套演員出席,她穿著白色套裝,腳踩高跟鞋,長發及肩,白膚紅唇,哪怕站在角落裏都吸引了眾多目光。

盡管她努力保持低調,還是有記者采訪了她。

“蘇女士,您的作品《大宋奇案》深受觀眾喜愛,這次關於青春愛情的劇本對您而言有挑戰嗎?”

蘇雯慧挽著頭發笑了,“其實對我而言每一部作品都是全新的挑戰,這個劇本準備來說是我們所有人智慧的凝結,歡迎大家電影上映後去影院尋找答案。”

記者沒有挖到有用的信息也不氣餒,繼續問,“聽說您會在電影中飾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您沒有學過表演也沒有過相關經驗,會認為這是一種表演障礙嗎?”

蘇雯慧莞爾,“作為我本人,從來沒有想過演什麽角色,但導演在選角的時候認為我非常適合那個人物,他說我只要本色出演就好。”

演戲她沒經驗但當老師她有經驗啊,之前在八一小學她也經常給朱老師代課的。

記者又問,“聽說您的作品《大唐盛傳》即將開拍,男主是張知珩,您認為他符合作品要求嗎?”

這個問題無疑是個坑,蘇雯慧自然不會踩,她笑道,“這是導演和制片考慮的問題,我相信他們的眼光,挑選的演員一定是最合適的。”

記者還想再問,萬敏及時出現把蘇雯慧拉走了。

“這些記者,想撈新聞想瘋了,就想聽你說張知珩呢。”

“是啊,畢竟咱們劇組除了肖時外沒一個有名氣的,都是電影學院的新人,他們想找新聞吃飯也能理解,只要不亂寫就好。”

萬敏揚了揚眉,“那是現在,等咱們電影上映,他們肯定追著采訪。”

公司所有人對電影很有信心,優秀的劇本,優秀的導演,契合人物的演員,加上有噱頭的宣傳,《我的青春飛揚跋扈》肯定會像電影名字一樣霸道的。

第二天蘇雯慧就知道自己樂觀的過早,明明回答問題時已經足夠小心,記者還是把她跟張知珩聯系在了一起。

“《大唐盛傳》作者南山子不滿張知珩飾演李令”、“張知珩不符原作者心中理想”等標題出現在了娛樂版面,配的是蘇雯慧前一天參加《我的青春飛揚跋扈》開機儀式的照片。

家裏的電話響個不停,都來問她是不是這麽說的,還有人透露說張知珩有詞演的意思,讓她頭疼不已。

“真不是,我當時說的是‘相信導演和制片的眼光’,他們在報紙上造謠汙蔑,我都快氣死了。”

對方在電話裏回,“我解釋了,你不是那種人,但我了解你別人不了解啊,都上報紙了,人家有顧慮也是正常的,大家都是場面人,要靠臉吃飯的嘛。這個圈子就這樣,你得盡快習慣起來。”

蘇雯慧忍不住嘆氣道,“我還真不習慣,以後再也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的。”

對方笑道,“那倒不至於,不能為了這麽一件小事就沮喪,知珩那裏我幫你解釋,有必要大家一起吃個飯,化幹戈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