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第2/2頁)

如今也是大乾南方重水戰輕步戰,各地衛所又實在糜爛不堪,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否則哪怕是北地那些爭奪皇位,剿匪平亂的兵馬開過來,都能跟割草一樣收拾了這群流民。

若是因此生出狂傲,甚至讓軍隊變得嗜殺張狂,她這次出兵可就損失大了。冷眼掃過眾人,伏波開口道:“阿遠,此戰算不算大勝?”

嚴遠才是此戰指揮,聽令上前,直言道:“咱們沒有騎兵,無法攔阻潰軍,擒拿賊酋,只能算小勝一場,未竟全功。將來流民四散,恐怕還會惹出麻煩。”

正規軍出身,還曾跟著邱大將軍平過亂,嚴遠自然知道這一戰的關鍵所在。唯有收攏流民,剿滅興風作浪的大小頭目,才算徹底解決了亂軍。赤旗軍的劣勢就在於缺少騎兵,喪失了機動力,如今的行軍路線只能沿河而走,對於逃逸的流民根本無計可施。

伏波這才頷首:“咱們來這邊,不只是為了占地盤,更是要消化流民,把他們重新安置下來。這需要州郡官吏的配合,也需要拿出足夠的糧食土地。等到安排好了流民,重整了州郡,這些地方姓甚名誰還用多說嗎?”

話說到這裏,在場眾人全都明白了伏波的意思。她進城可不只是為了奪權的,更是為了盡快收攏流民。唯有這些逃荒祈食的饑民們消停了,亂軍才能徹底被鏟除。至於流民吃什麽,種哪裏的地,不是還有那些大戶嗎?難怪第一件事就是從戶籍下手,哪家豪門沒個幾百上千畝的隱田?還有些直接出逃的,那些空置的田畝還不是想怎麽分就怎麽分,難不成還敢跟赤旗幫翻臉嗎?

這才是大軍齊出,兵鋒浩蕩的緣故啊,他們還以為只是為了震懾亂軍,實在是想的淺了。

不再啰嗦,伏波吩咐道:“阿遠,你帶人追擊流民,看他們逃往何處。阿牛,你帶兵巡視鄉裏,若是發現有人藏匿賊匪,全都給我抓起來,敢抵抗的殺無赦。大亮,你帶人收攏流民,十五人一隊,實行連坐,不服軍令,造反逃竄的,十五人一同受罰受死。”

三道命令一下,諸人皆是心驚,這可是亂世用重典啊。李牛心裏更是咋舌,大戶們趁亂收攏流民已成了本能,現在扣上一個藏匿賊匪的名頭,那還不是想拿捏誰就拿捏誰?而且只讓嚴遠追擊,沒有剿滅的命令,是不是也有放縱流寇襲擾地方的心思?城破之後再去救援,那可是再生之恩,也順道清理了城中官吏、大戶,接管起來也更容易啊。

然而不管心裏怎麽想,眾將還是乖乖領命而去,伏波則派人去城中維持秩序,抓捕那些趁亂生事的惡徒,清理街道,掩埋屍體,幫著百姓撲滅大火,甚至還清點了一番府庫,分發了兩批救濟。

等到那姓魏的書吏整理好本地大戶的名冊,消息基本也都傳開了,不知多少富商、土豪捧著糧食、財帛前來勞軍,墾荒、借種這樣的小事更是不值一提。他們可是聽說了那位李大頭目的所作所為,更是知道面前這女子並非尋常海賊,而是能一舉擊潰沿岸水師,以及長鯨幫那種巨寇的狠辣人物。

世道都亂成這樣了,隨便什麽亂兵過境都能讓人家破,何況這種拖著火炮上門的狠人。人家如今還能拿出黃冊,跟你掰扯掰扯道理,若是不給面子,下次來談的就不是人了,而是明晃晃的刀槍,沒人會在這事上犯傻。

而伏波可不只是收攏流民,更早早讓人傳出消息,連韶府已收歸赤旗幫之手,逃難來的百姓都有飯吃,有田種,只要投奔就有活路。更甚者還有將軍廟的小道們相隨,把邱大將軍和赤旗幫女幫主的聲名傳了出去。

若是以往,一個女幫主可能讓人不屑一顧,但是放在那些失產的饑民耳中,可不就是活菩薩在世嗎?由女子統帥的兵馬,總好過那些山大王吧?況且這還是忠臣良將之後,更是聽起來就讓人安心。

更多流民拖家帶口,向著連韶府匯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