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3頁)

嚴遠聞言也是一怔,隨即在心底苦笑,他還真是轉不過彎,沒把身份擺正。當年剿匪時,可不就是一窩一窩的出賊匪嗎?只要一地冒出個大海盜,不知多少鄉人會競相投奔,更別說他們還拿二王村殺雞儆猴了一番,恐怕會有村子刻意派人加入赤旗幫,以示恭順。一縣的人口就算再少,三五百人還是能征到的。

想清楚了,嚴遠就道:“若是如此,最好再招四百人。船上安置一部分,島上也要多些守兵。”

他的話音剛落,一旁孫二郎就皺起了眉頭:“再多四百人,咱們就養不起了。如今庫中的錢糧已經不多了,還要安置人在島上定居墾荒,一兩年內恐怕都難有產出。找來了人還要練兵,負擔實在太重。還是先減少戰船的數量,以運貨為主吧。”

赤旗幫終歸是個船幫,而非匪幫,養那麽多兵有什麽用?再說了,他們又不劫掠商船,來錢的途徑就更少了,哪能如此大手大腳?

這種話可太熟悉了,掌兵的和管糧的經常鬧出這種矛盾,每到出兵前勢必要扯皮一番才行的,嚴遠耐著性子道:“咱們占的可是個陸家都看重的島,方位又這麽好,誰不垂涎?若是不擴軍,不多弄些戰船,根本就守不住。而且島上將來會按府兵設置,會有大批青壯閑時耕地捕魚,忙時跟著一起出海,操練是必須的,錢也不能吝嗇,將來肯定是有好處的。”

養兵哪有不花錢的,再說了,幫主想要的可不僅僅是個船幫,還想掃蕩沿海的賊寇呢,沒有強大的兵力,如何能做到?

“那錢從哪裏來?”孫二郎也不反駁,直接問道,“等庫裏的糧食吃完了,難不成要去搶嗎?一人每天少說要吃一斤糧,養一百人,一個月就要吃掉三十多石。你張口就說添四百人,吃飯的嘴就直接破七百了,一個月就是二百多石。還要配備兵器、衣裳,要建屋舍,還要有人做飯,婦人雜役不能少,工匠也不能缺吧?這又是多大一筆錢?新一季交趾稻還沒下來,大營也供不上啊。”

這次攻打羅陵島,是占了不少便宜,但是坐吃山空又能撐多久?而且之前去合浦的時候,只拉回來了一千五百石的糧食,這些可是要發賣換錢,要給各村賒賬的,就算他們三家暫時不要分潤,又能剩下多少糧食?

嚴遠頓時啞然,他是帶過兵不錯,但是不管錢糧啊。可是賬再怎麽算,兵力不夠也是個大大的隱患,這事是不能遷就的,稍一讓步就是生死之別了。

無奈,嚴遠轉頭看向伏波:“東家,要不再跟陸公子討些好處?”

占下這島,可是陸儉的提議,既然有這麽個大金主在,就得好好壓榨一番。

伏波卻搖了搖頭:“太依賴別人,總不是好事,現在人家估計就等咱們去告饒呢。不單是島上,就連大營也要有所準備,以後陸儉會把糧道開到番禺,甚至更遠的地方,咱們能弄來的糧食也未必有保障了。”

孫二郎心頭一驚:“東家是因此才在東寧收糧的?”

若是陸家那邊的糧食沒法保證,東寧本地的出產會漸漸重要起來,只有買入足夠的糧食,才有可能調動一地的糧價。他原本以為這只是收買人心,擠兌其他本地糧商,沒想到還隱藏了如此玄機。

“沒錯,這也是一方面的顧慮,如今赤旗幫壯大,也不能光依靠糧道了。”伏波想了想,吩咐道,“錢糧既然暫時能支持,兵力還是要放在首位,但是操練的方子得改一改。如今這條航道已經沒人能比得過咱們的船隊,可以分出幾條船往來運些貨物,船隊裏老兵新兵摻雜,多跑上幾趟,熟悉掌船和列陣。如是遇到了賊匪,還能上陣試試手。等跑了幾次之後,就進行輪換,開始陸上和接舷戰的操練,如此一來兩邊都不會耽擱。”

這話讓孫二郎等人心頭都是一松,他們當初也是這麽練出來的,知道這法子管用。而且還能繼續運貨,至少入賬的錢有所保證。

嚴遠卻還有些擔心:“那剿匪呢?兵力不夠,戰力不強,可是會出大問題的。”

“遇到小股的賊寇,要盡量吸納,讓其成為赤旗幫的一員或者是外部助力。遇到大股的,則要探明白了敵情再決定怎麽打。從羅陵島到番禺,大小島嶼不知多少,更別提岸上村落,處處都能隱藏賊寇,不摸清楚情況,如何應對?咱們以後也要派出些船,沿岸賣糧收魚,乃至賣一些漁村裏必備的貨物,借此打探敵情。”伏波看向嚴遠,加強了語氣,“阿遠,我等是船幫,不是官兵,你要牢牢記住。”

嚴遠沉默片刻,方才點頭:“東家放心,我記住了。”

這跟他所知所學可大大不同。官兵剿匪,肯定是抓小放大,小股賊寇都要剿滅幹凈,大股則考慮招安,用他們來整頓海疆。但是換成了船幫,事情就變了模樣。小股的賊寇只要吸納了就是助力,大股的則是死敵,是要爭奪地盤,不死不休的。若還按照當年的法子來辦,兵力自然不夠,但換個思路,就是另一片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