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2/3頁)

“這是戰前最後一次復盤,任何人有異議,都要立刻提出來。若是沒有問題,就照計劃行事。”站在沙盤前,伏波肅然說到。

經過六天航行,船隊已經來到了預定海域,孫二郎剛剛受命,帶著旗艦和剩下的船返航。而他們則要準備轉向,不出意外的話,明早就能抵達羅陵島。時間不早不晚,正好是十五月圓,也就是預定的時間。因而這次的戰前會議,就相當重要了。

再怎麽新奇的沙盤,看上幾天也就沒了新鮮感。眾人齊齊應諾,只等幫主發號施令。

伏波掃視眾人一圈,把目光重新放回沙盤:“羅陵島主要的工事都建在港口,咱們這種外人入內,多半也會到港停靠。陸公子會以運酒為由,讓船只盡量停在靠前的位置,但是敵人很有可能會嚴密防備。島上的布防,崗哨都不明,敵人數目也只能大體推斷,因而不能以攻堅為主,要以擾敵為重。”

這也是這場大戰的戰術核心。他們之中沒人去過羅陵島,如今沙盤上的一切情況,都是從陸家人口中得到。然而口口相傳,準確率有多少真不好說,再考慮到海盜營地的復雜性,攻堅戰基本不做考慮,戰術需要更加靈活性,並且以擾敵為主。

“阿牛,你帶隊留在碼頭。如果我們的船被隔離,就用酒水買通看守,趁其疏於防備,帶人自水下靠近賊船聚集處,用火油引燃船只,在碼頭引起騷動。如果我們的船未被隔離,直接設宴款待賊人,待酒酣時結陣突圍。所有矛手都要攜火油罐,盡量擴大火勢,讓碼頭陷入混亂。”伏波吩咐道。

這些安排都聽過無數遍了,李牛用力點頭:“幫主放心,陣法吾等都練得熟了,不會出錯。”

今次他們用的是一種新陣勢,雖說是陸上戰法,但跟船上的戰法區別也不算很大。因而只花了幾天功夫,眾人就已經練的熟了,不會犯怵。

伏波又叮囑了一句:“記住了,你們的目標並非攻堅,而是引發混亂。所有人都要高喊‘青鳳幫打來了’‘大當家上船逃了’之類的言語,務必要攪亂軍心,如果能讓賊人搶著登船逃離就更好了。”

這也是在碼頭動手的最大優勢,海盜們很少有拼死的決心,見風使舵才是他們保命的老本行。如果碼頭亂了起來,趁亂開船逃走的賊人,不會是個小數目。

說完,伏波又轉頭對林猛道:“猛子,你帶十人跟我們一起上岸,裝作是陸府家兵。等碼頭鬧起來,聽我指令行事。”

林猛立刻應道:“全聽頭領吩咐!”

交代完自家手下,伏波這才轉頭對陸儉道:“明德兄,你確定上岸時,賊寇不會攔下衛隊?”

陸儉沉聲道:“他們不敢攔的,我都深入險地了,若是還不讓帶護衛,說不好直接就要談崩。哪怕是誘敵,也會讓我先帶兵上岸。畢竟敵眾我寡,只二十人不足為慮。”

這也是他們商量好的,帶十個陸府家兵,再帶十個赤旗幫的船員,一共二十人組成衛隊。這個數量不多不少,既不會對海盜們產生威脅,也能穩住陸儉這個來客,有很大概率能夠通行。

伏波追問:“那進帳時呢,可會有人搜身?”

這次陸儉沉吟了片刻,還是搖頭:“又不是中軍大帳,多半沒這講究。只是估計沒法帶太多人入內。”

“如此便好。”伏波頷首,“還請明德兄佩劍,為我遮掩。如果帳內遇險,也有應對手段。”

主人都佩劍了,誰還會管一個小廝帶沒帶兵器?到時注意力都會被陸儉吸引,她也就好行動了。

陸三丁聞言立刻提起了心神:“不是說等到夜半睡下後再動手嗎,怎麽大帳裏還會出問題?”

“誰也沒法確定到時會發生什麽,自然要多做幾重防備。”伏波坦然道。

這話噎的陸三丁啞然,陸儉卻笑了笑:“我雖沒什麽武藝,揮兩下劍還是可以的,就按賢弟說得來。”

這才是伏波需要的態度,她繼續道:“雖說跟青鳳幫約好了進攻時間,但是對方何時會到,會從什麽方向攻來都不清楚。咱們要做的就是引起騷動,攪渾了水。如果能趁勢引起營嘯,就想法殺掉賊酋,直接奪下羅陵島。如果不能,就護住陸公子,保證全身而退。因而登島眾人,都要聽我指揮,不可莽撞行事。”

這樣的戰術策劃,其實也跟沒有差不多。若是放在當年,伏波這個領隊指揮可是要挨處分的。但是現在這種冷兵器時代,通訊、敵情勘察、火力支援都沒得指望,臨陣發揮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伏波依仗的,正是船上這四十個經過她一手調教,已經會使簡單陣法的船員。若是只有陸家人,她反而要頭痛一番。

而這些簡單至極的戰術,放在眾人眼中卻跟傳說中的“兵法”沒甚兩樣了,哪怕是陸儉本人,也要贊一句伏波的“廟算”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