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3頁)

糾結了半天,張有德終是認了慫:“此事從未操辦過,價錢還要再議。先勞煩你們把糧運到縣衙吧,這麽多糧食,我也搬不動啊。”

在這裏,他是鬥不過一村之長的,但是到了城裏,誰“占理”就是另一說了,大不了到城裏再算帳唄!

那村長竟然也沒反對,只是仔仔細細跟他對了一下賬目,說好了運多少糧過去。這才客客氣氣把人送出了村。

一頓飯都沒撈上,還鬧了一肚子氣,張有德忍不住沖那倆衙役發起火來:“我請二位來,可不是當擺設的!這些刁民如此囂張,你們也不管管?”

兩個衙役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小聲道:“張總催還不知道嗎?最近海邊可不太平,據說新出了個匪幫,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這村長都說要跟著強人了,誰知道有啥背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還是保命要緊。”

張有德聽得目瞪口呆,渾身一緊。竟然還有這事?他怎麽不知道!這不是見鬼了嗎,他的稅區可有大半在沿海,一不小心惹到了強人怎麽辦?然而現在想退已經來不及了,要不還是找他那族叔問問,總好過悶頭亂撞啊!

小王村的祠堂中,有人憂心忡忡:“村長,咱們運糧過去,會不會被官府扣押啊?都逃了鹽稅,魚稅也少交了這麽多,縣太爺豈能放過咱們?”

那村長卻哼了一聲:“人家赤旗幫都來打了招呼,說是鹽稅都不交的,這可不是咱們一村的事情,人多還怕官老爺翻臉嗎?現在賊寇這麽多,這鹽稅若是交了,老本都要折光,還不如跟著赤旗幫混口飯吃呢。”

之前赤旗幫派人來的時候,他還有些擔憂,生怕對方只是空口白牙騙他們的。但後來派人去其他村子問了問,還真有不少村子跟赤旗幫有來往,用海貨換了稻米。這下村長可坐不住了,趕緊也跟著些稻米,算是跟赤旗幫搭上了線。能弄來這麽多糧,還能串聯各村抗稅,這本事能小了?跟著走總沒錯的!

況且他也聽人說了,鹽稅只本縣獨有,旁的地方都沒有收,怕是縣衙裏有人使壞。既然如此,誰還肯幹虧本買賣?真惹急了,他們就真投赤旗幫去,那群狗官還能怎麽著他們嗎?

有如此想法的,何止是小王村一個村落。隨著赤旗幫往來各村,這消息也漸漸傳了開去。魚稅是朝廷收的,交就交了,這鹽稅卻是誰也不肯被拿。若真被冤枉成販私鹽的,他們就鋌而走險販上一把,海邊可是有強人的!

而這風波,也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縣府。

原本美滋滋喝著茶的曹縣令聽到張縣丞的匯報,兩眼一黑,一口氣差點沒上來:“這怎麽可能?一群刁民,連本官的話都不聽了?!”

張縣丞此刻臉色也是黑中泛綠,幹巴巴道:“羊師爺這加稅的主意,怕不是有些疏漏。如今海邊本就不太平,這鹽稅一加,那些漁民豈不要造反了?那些打魚的可跟泥腿子們不同,壓的太過,就要生亂啊。”

張縣丞也知道這主意是羊師爺出的,既然有人可以擔責任,還怕什麽,直接說就是了。

曹縣令把茶盞往桌上一摔:“豈有此理!若是他們都抗稅,本官這稅額要如何完成?縣衙裏的差役都是擺設嗎?”

張縣丞見狀,嘆了口氣:“大人可是忘了,還有個匪幫盤踞在側呢。”

張縣丞可是打聽過了,那害的自己挨罵又嚇掉半條命的賊人,來自一個名為“赤旗幫”的匪幫,李家所在的東溝村就是一個據點。有了東溝村,其他村子不會投誠嗎?說不定沿海十幾個村落,都被人家收買了呢!畢竟李牛被抓就是因為販糧,而那些抗稅的村落,幾乎一半都用糧食來代替魚稅,這裏面沒點貓膩,誰信啊?

一想到那只吊在梁上的死雞,張縣丞就啥想法都沒了。打不過還不能躲嗎?人家還能給你交個魚稅,就已經是留了情面,不願撕破臉了。給你臉還不要嗎?

曹縣令是真沒想到這個,一下被問的愣住了,半晌才道:“這,這真有……呃,有人撐腰?”

張縣丞重重點頭:“不會錯的!”

曹縣令頓時陷入了苦惱:“若真如此,賦稅要怎麽辦?我也不求多,只要能湊個七成就行啊!”

收齊全部稅款是不用想的,但是七成總該有的,要不他的升遷美夢就泡湯了!這鹽稅的法子破滅了,他要怎麽填這麽大的窟窿?

張縣丞咳了一聲:“縣裏不是還有富戶嘛。如今海賊猖獗,說不定要為害鄉裏,總要各家出點錢財,買個平安不是?大人你想啊,那些窮漢身上才能榨出多少油水,富戶只要指頭縫裏漏些,應當就能填上虧空。反正都是分派,何不省點心呢?”

向富戶要錢省心嗎?若是放在往常,那肯定是做夢。但是現在這局面,宰幾個富戶說不定還真是省心的法子。畢竟那些鄉紳、富商,也並非誰都有朝中有人,或是養著上百家丁,總有些可以拿捏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