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3頁)

用力掐了掐自己的大腿,張老漢顫巍巍道:“這,貴商號竟然如此大方,莫不是在戲耍小老兒?”

那人呵呵一笑:“都是海上討生活的,我們也知打魚艱難。好不容易得了海貨,豈能都讓奸商撿了便宜?以後不妨把貨都留給我們,既然是朋友,也不能看著人餓死啊,賒些米又算得了什麽?”

這話說的入情入理,又分外體貼,聽的老村長淚唰的就下來了,邊擦邊哽咽道:“未承想小老兒也能碰上仗義之人,不知貴商號是何來歷?”

“都是跑海的,不值一提。不過我家船主姓伏,可是個厲害人物!”說到自家船長,那人眼都亮了,一副自豪模樣。

“這名聽著就是個有福氣的,定能長命百歲!”張老漢立刻吹捧道,又猶猶豫豫問了句,“那如何賒糧呢?可要簽契書……”

“我要繼續南行,等五天後回程,捎上一人跟我回去立契便好。”那人爽朗笑道。

還要跟他們走?張老漢想了想,把牙一咬:“那兄弟快去快回,小老兒到時跟你們走一趟……”

“村長,不可啊!”有人叫道。這群人來歷不明,萬一一去不回可怎麽辦?

“有甚不可!難不成人家還能害我?”張老漢恨鐵不成鋼的罵了一句。真害人的,會費力運糧換海貨嗎?再說了,他都一把年紀了,就算出了事,兒孫也能照應村子,總比死個年輕人強吧?

對方笑著搖了搖頭:“老丈不必擔憂,回程說不定有好幾個村子派人同行呢,到時一起走不就成了。”

聽到這話,老村長眼前一亮。是啊,這一船米糧估計還要好幾個村子才能賣完呢,想要賒糧的肯定不止他一個。到時一起走,可不就穩妥了。

想到這裏,張老漢立刻笑了起來:“對對!老朽等你們回來,可別忘了啊!”

能碰上這樣的好事,肯定是祖上積德了,絕不能錯過!

“你才學過幾年木工,也敢跟我頂嘴?孫家那船就不行,比起我們李家的差遠了!”李家的木匠站在山坳坳裏破口大罵,就算這邊不是他們東溝村,也不耽誤他理直氣壯,聲震四野。

“就你家那船,也好意思跟我面前吹!付公子給的草圖都在這兒呢,你是不會看圖啊?”孫家的木匠毫不示弱懟了回去。這處山地靠近陽林村,可是他們孫家的地盤,李家那糟老頭也敢在他面前大小聲?!

“嚯!這破玩意也敢叫圖?畫的亂七八糟,看不出個名堂!水碓終歸是個大輪子,你不把輪子修好了,啥玩意能帶的起踏碓?”李木匠更怒了,他都說了要先建輪子,先把輪子立在水渠裏,能讓它轉起來才算是有了盼頭。現在非要先搞什麽連動杆,這不是鬧嗎?!

“光個輪子有啥好琢磨的,怎麽帶動踏碓才是關鍵,這就像造船,沒龍骨光上甲板有用嗎?急吼吼造輪子,將來捏不到一起怎麽辦?”孫木匠可不吃他著一套,這姓李的不就是仗著自己年紀大些嗎?李家的船都傳了三代了,你除了修修補補還會個啥!

兩人吵作一團,屋裏屋外的小輩都不敢攔。船可是村子的命脈,這些造船的木匠哪家不是捧著敬著,這脾氣來了,是真能罵的人滿頭包,村老來勸都不好使啊。

林家的木匠卻不參合,自顧自的打磨著一根木棍,待磨得圓了,拿在手裏轉了轉,在中間鑿了個孔,插了個短一些的棒子,輕輕一轉,那突出的短棒也跟著轉了起來。

林木匠滿意的點了點頭,突然高聲道:“就是造一根這樣的橫杆吧?多插幾個棒槌就行。”

這話引來了兩人同時回頭,看向那不斷轉動的短棒,頓時一起啞了。都是幹木工活的,還能看不出這玩意是個什麽?說到底,水碓跟踏碓沒啥兩樣,都是靠力氣踩在碓杆後方,讓懸著重物的碓錘砸在稻谷上,使之脫殼。若是在一根長長的圓木上裝幾個短粗的棒槌,擺在踏碓後面,等水輪帶動圓木旋轉,上門的棒槌自然會壓在碓杆底部,讓碓錘擡起,等轉過去了,碓錘下落,不就能舂米了?

“這,這跟伏公子的圖似乎有些不同啊。”孫木匠又瞅了眼那圖紙,上門畫的雖然潦草,但是似乎有好幾個輪子,還有帶子牽扯。

李木匠這時來了精神,嗤笑一聲:“人家是讀書人,見過的肯定是新奇玩意,光看圖你能看懂?我瞧林老弟這法子就不賴,可比造龍骨簡單多了。”

這話嗆得孫木匠差點沒噎死,李木匠已經站起身來,沖自家人招了招手:“別愣著了,趕緊修水輪!”

他那幾個徒弟趕忙動了起來,孫、林兩位木匠也不耽擱,帶上自家人也忙了起來。一家修水輪,一家修橫杆,一家修踏碓,木屑亂飛,熱火朝天。

遠處,青壯們正在搭建棚子,整修水渠,眼瞅著一棟占地不小的屋棚平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