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盡頭(第2/2頁)

天元笑道:“萬物哪有什麽窮盡?陳施主如此發問,格調就小了。這世間不是還有四力嗎?我們解構了無相力的源泉,其余三種力道可都懸而未決呐。”

“請大師賜教。”

天元道:“芥子力就不講了,必然和芥子元有關。魂力和元磁力老衲也不知曉,需要你們這些後生晚輩自行探索。這天道就和漫漫長夜一樣,你以為當黎明的曙光照耀著世界的一刹那是黑夜的結束,殊不知另一重夜幕正在悄然逼近。循環往復,無窮匱也。”

天元僧嘶啞的嗓音如同大錘一遍遍敲打著陳雲生的內心。關於道,關於本源,關於一切形而上的東西的追求是人與生俱來的秉性。只不過隨著欲望的增長,這些東西蒙塵了而已。

修道最初修的就是對世界本源探索的堅定之心。可當修行者掌握了天地之道後,便迷失了本心,利用修行所帶來的一點點超越尋常人的能力,便妄圖將自己的欲望無限放大,逐漸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陳雲生此刻的道心異常堅定,道基更是如磐石一般堅固,他隱約覺得自己又有突破的跡象。元嬰下品那層隱約的膜已然不遠了,四行金丹隱隱有了跳動之意。這種感覺妙不可言,他不想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陳雲生站起身子,不與任何人說話,飛快的奔向自己的木屋。

天元看著他的背影,笑道:“孺子可教。”

柳曉山一旁道:“他的問題解決了,該說說我的了吧。”

天元僧微笑地看著她,道:“你的問題比他復雜的多,這通天佛眼雖然不能增加你任何與殺戮的本事,可就玄奧程度而言,冠絕天下。”

柳曉山甩了甩紛亂的發絲,堅定地說道:“我學這佛眼無非想看看他未來有什麽危險,這樣我們能提前避開。”

老和尚指了指自己的木屋,道:“那桌上放著一份口訣的詳解,能否參透要看你的造化。我傳你佛眼也是因為你母親與佛有緣,天生慧眼的緣故。她能預測十次天象,相比這樣的本事也能在你身上保留些許,正好適合此道。”

柳曉山轉身走向木屋。

看著女子的背影,老和尚喃喃道:“柳姑娘重情,陳公子重義,而老僧注定那做那無情無義之人了。”

……

陳雲生沒有將醍醐灌頂的一刹那所帶來的靈光用在自身的修行之上,而是專注於如何改進提純陰靈和陽靈的法陣。

正如柳曉山所言,如果能省去靈氣到靈元這個環節,直接從靈氣中的芥子元分離出陰靈,這是一個巨大的改進。

陳雲生在地面飛快的畫著法陣的草圖。並且一遍遍推翻原有的設計。符箓,陣紋布滿了這間不大的鬥室。經過無數遍推演之後,陳雲生開始第一次嘗試。

結果不出意料的失敗了。分離的出的東西並非陰靈,而是芥子元以另外一種結構組成的物質。雖然也具有能量,可無法用於驅動法相。

陳雲生再次埋頭苦思。他再次擡頭的時候,發現桌上並排放著六碗稀飯,時間已經過了三天。送飯的小和尚進來和離開對於入定狀態的陳雲生而言,便如同空氣一般。

他潦草地吃掉三碗稀飯,讓自己的腦子得到休息,馬上又投入對法陣的改良之中。他要將和老和尚交談所帶來的這次醍醐灌頂充分的利用好。

終於,在十次嘗試的時候,陳雲生成功的分離出了靈氣中的陰靈。並且將陰靈導入一個黑色的元磁球中。看著滿地的法陣,他伸了伸懶腰。他記不得自己這次閉關花了多少時間,只記得吃了白粥四十碗。

對於這個法陣他仍然不滿,花更多的時間在簡化法陣和提升提純靈氣的效率至上,十天之後,陳雲生終於定下來第一版萃靈法陣。

他將法陣小心翼翼地記載道自己的手卷之中。同時在自己的屋內架設起兩個法陣收集陰靈。

陳雲生知道,自己真正修煉法相之道才剛剛開始。而他自身的道法修為也隨著那極為進補的白粥突飛猛進地進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