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慧根(第2/2頁)

“重法寺殿宇千萬間,為何給僧人居住的卻如此簡陋?”柳曉山不爽道。

無念道:“殿宇是供奉佛陀的,僧侶來到世間是修行的,本應該清心寡欲。小僧友情提醒,兩位施主在重法寺修行期間請克制欲望,有道是貪欲似火,情欲如刀,若是天雷勾地火,寶塔鎮河妖,則有損……啊!”

陳雲生和柳曉山同時出手,無念一個趔趄跌出門去,不過被小和尚如此一搞,兩人再沒有那般柔情蜜意了。

小和尚走後,兩人各自回房,思忖剛剛獲得的功法和口訣。陳雲生打開那份金剛羅漢圖,手撫摸過那份發黃的典籍,心中莫名其妙地湧動起一股悸動。識海中那條大河水勢在這一刻更加浩大。仿佛法相圖和黑色河流之間有中奇妙的聯系。

功法半文半圖,文字的部分大概闡述了佛門典籍以及此法的一些要義,佛門典籍中對於靈氣的描述和道法中有所不同。這些典籍中多半用元氣來形狀這種物質。對於靈氣的根源描述的也比道法典籍中詳細了很多。在這本典籍之中,靈氣被認為是由很多細小的顆粒狀晶體構成,被稱之為芥子元,這些晶體用肉眼無法看到,卻是世界運轉的本源之力之一。

關於靈氣的更深層次剖析,這本書並沒有說太多,筆鋒一轉,轉而描述起金剛羅漢法相如何修煉上了。前邊有大量的文字用來介紹如何強健金身,陳雲生認為這和自己無關,就跳過了。後面則是描述如何激發法相,以及法相到底是一種什麽東西。

陳雲生仔細閱讀,發現法相實質上也是利用能量所幻化出的一種神通,在這種狀態的加持之下,施法者會具有某種特殊的能力,多半會極大地激發施術者的潛能。

佛門子弟修煉法相之時所依靠的力量來自於自身的佛家特有的能量系統。而用道基如何驅動法相,這點典籍上自然不會有記載。

陳雲生仔細研讀了佛門弟子如何轉化體內的能量的篇幅,開始思忖如何運用靈元做同樣的事情。

按照書中記載,就算沒有習練過法相的佛門弟子第一次催發法相,多半會有些征兆。他先嘗試用普通的靈元催發法相的形態,可身體一點反應都沒有。

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陳雲生接下來嘗試了各種方法,首先將靈元壓縮成極為精純的能量球,然後嘗試用這種東西催動法相,卻發現於事無補。

接下來他又嘗試用極稀薄的靈元催動法相,也沒有半點效果。可陳雲生不死心,先後將靈元從濃轉淡分為幾個档次,嘗試一遍之後,他終於相信法相的驅動與否和靈元的多寡沒有半點關系。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暮色沉沉,木門傳來輕輕的響動,一個知客僧將木質托盤放在桌上,盤中放著一碗清粥,旁邊擺著兩碟鹹菜。他看到陳雲生低頭不語,便退了出去。

陳雲生睜開眼睛,長長吸了口氣,感覺後背一陣酸痛。長時間靜坐加冥想讓他非常疲憊。端起桌上的清粥,三五口便吃完了。感覺一陣清涼縱貫周身的經脈,疲勞盡去。

“看來這粥也並非尋常之物。”他一邊暗贊老和尚想得周到,一邊投入進一步的修煉之中。

所謂修行,無論是佛門弟子,還是道家的門徒,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所謂的瓶頸,說白了就是不明白的地方。兩種教派的修煉方法多半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就導致很多修行者認為修煉之途過於艱辛。可一旦掌握要義之後,便能突飛猛進,一日千裏。這樣才是修煉,遠非那種水磨石穿的累積。

陳雲生此時便陷入困境不可自拔。整個人仿佛遁入五裏霧中,四周盡是黑暗和無助。不過這種狀態在修行的過程中比比皆是,善修者多半喜歡這種狀態,因為一旦突破瓶頸,那就意味著修行的效果今非昔比。

一夜過去,天色放亮。

這一夜,陳雲生不但嘗試了使用靈元驅動法相,同時嘗試了元磁和元神,都沒有半點效果。他無奈之下,開始按照佛典所說修煉起佛門的功法,想要從中找到一點線索,卻發現和道法處處相悖,如果想要修行,必須放棄渾身的無相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