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滄瀾八衛(第2/2頁)

“莫非這東西是依靠靈石驅動的?”

想到這裏,陳雲生越發的感嘆此物的精巧,將靈石的能量釋放出來,幻化成各種攻擊手段,這種做法在陣法和法器中屢見不鮮,可以說是外丹的根基。但是將這種能量轉化為動力,驅使一個雕像奔跑,蹦跳,乃至施展法術,這種巧奪天工的事情,陳雲生連想都沒有想過。

就連天星閣浩瀚的藏身中關於此的記載也寥寥無幾,大多是一種前瞻性的幻想,幾筆帶過,沒有詳述。今天見到如此夢幻的東西,怎能令陳雲生不驚奇。加之這兩年的日子是在單調,突然遇到一件可以鉆研探究的事情,自然令他興奮異常。

陳雲生當即將甲士身上的盔甲全部卸去,仔細觀看甲士身上的陣紋。幾遍看下來,他越發感到深奧無比,很多回紋突兀異常,和尋常的陣道大相徑庭。比如原本應該加快靈氣運轉的地方偏偏紋路極窄,一些應該暢通的地方卻戛然而止。

越是這樣,越激起陳雲生的好奇心。甲士身上每個角落都被他探究一邊,終於在甲士的後腦發現一行字跡:“滄瀾八衛開山。”

“滄瀾八衛?”想到這幾個字,陳雲生腦中出現了一個相似的名字,“滄瀾帝國”。三千年前,青洲大陸崛起了一個顯赫一時的帝國,國名就叫做滄瀾。建國一千年之後,第四任滄瀾王率重兵橫掃青洲,無數小國盡皆俯首,成為附庸,國勢盛極一時。

可這種繁盛並沒有持續多久,百年之後,來自八荒的霸主,八荒神王大舉進犯。兩個龐大勢力在東海之濱大戰無數場,最終滄瀾王擊退八荒神王,可國力也損失殆盡,自此一蹶不振,原本俯首稱臣的小國先後分裂,最終形成了現在青洲大陸上這種眾多小國相互制衡的局面。

關於這段歷史,很多生活在青洲的人都不知道了,對陳雲生而言卻毫不陌生。天星閣二層存放的典籍中有半數都是青洲萬年之內的歷史。這些東西從來沒人翻閱,損壞也少。

“看來當年這裏也是一處戰場,這就解釋了為何洞內有刀斧砍斫的痕跡,但是這些雕塑是誰制作的?為何被封存在這裏卻仍然是個謎。”唏噓半晌之後,陳雲生突發奇想,這裏有沒有留下一些典籍,記錄了當年的發生了什麽。

想到這裏,他暫時壓制了探索甲士的好奇心,開始搜索山洞,不放過任何可能刻有文字的角落。果不其然,在洞穴中央的基座上,他發現了一行蒼涼筆記。拂去厚重的塵土,陳雲生仔細端瞧,看過之後,久久不語,內心泛濫起無盡的蒼涼。

這段筆記的記錄者是滄瀾國的一位上將軍,修為通玄,達到一品地仙的水準,也就是元嬰巔峰水準。當年他率領一隊軍士在此地附近禦敵,遭遇八荒神王座下三巨頭的圍攻,軍隊一潰千裏,而後盤亙在這個荒島之上。

原本認為躲過一劫,誰料三巨頭之一率部追擊至此,雙方在島上激戰良久,遍野橫屍,血流成河。小島中央那道深深的溝壑就是當年慘烈戰鬥的遺留物。最後這位上將軍終於憑借著一絲微弱優勢將對手滅在此島,他自己也重傷難愈。對方那位大修士臨死之時散盡道法,由於修煉的法術過於強悍,導致了小島的另一半至今仍然寸草不生。

而滄瀾國的這位上將軍之所以能夠在最後時刻取得勝利,皆因為有八位忠誠的衛士願意將自己的靈魂封入八具傀儡,充當八件超級法器。這八具傀儡原本就是上將軍精心煉制的法器,但是拼到最後,神念極盡枯竭,無力驅動此物。八衛之魂注入之後,傀儡變得異乎尋常的強大,最終將對手滅在島的另一面。

勝利之後,上將軍卻沒有任何喜悅,他知道放棄自己的肉體的靈魂因為難以得到滋養會慢慢喪失本性,變得如同行屍一般。這種靈魂更難以進入輪回,等待自己的八位兄弟的結果將是徹底的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