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 第三集 天地之威 第四章 長街決(第3/4頁)

一劍九響,林熠攻勢盡消,人如黃鶴向上空飛縱。

別哲法王擡眼注視林熠道:“林教主好招,昆吾派的‘九九彈指劍’更上層樓,令老衲險些失手了。”

林熠落下身形,回答道:“法王慧眼如炬,在下佩服。這兩式劍招的確脫胎於九九彈指劍,乃是在下近兩年參悟所得,法王見笑了。”

別哲法王嘆道:“可惜,可惜,昆吾派白白錯過了林教主這樣千年不遇的蓋世奇才。不知林教主這套劍法可另有別名?”

林熠道:“在下將其命名為‘九寂一劍’,不知法王意下如何?”

別哲法王喃喃重復道:“九寂一劍——”

思索片刻,又問道:“莫非這套劍法共有九招,風格上卻與原先的‘九九彈指劍’大相徑庭、背道而馳,講究迅猛鋒銳?”

林熠也不隱瞞,頷首道:“不錯。在下資質魯鈍,窮一身心力亦只得此九劍。剛才用的便是其中的‘九極飛星’與‘九雷奔月’兩式。”

別哲法王笑道:“這兩劍很好,老衲可否再見識一下其余七式。”

林熠報以一笑,朗聲道:“正要向法王請教!”

他剛剛連用“九寂一劍”、“手舞足蹈小八式”和“奇遁身法”三項絕技,在搶得先手主攻的前提下,卻被別哲法王一杖一肩、佇立原地不動,便輕而易舉地破解。在欽佩對方造詣登峰造極之余,也激起了一股少年傲氣;更為著救回容若蝶,這一戰也是非贏不可!

其實別哲法王心中驚訝猶勝林熠一籌。他的“四大皆空十三杖”縱橫西域,堪稱無敵,可在林熠淩厲的攻勢之下,居然只能采取守勢,沒能遞出一招,更有甚者,若非將“拓肩錘”修煉得爐火純青,剛才一條胳膊就差點廢了。

如此一來,兩人均知對方修為委實強勁。此次對決輸贏只在其次,實是以雙方性命相搏。

二次交鋒,兩人皆鬥出真火,全神貫注,不敢怠慢,一時間爭奇鬥艷,旗鼓相當,翻翻滾滾已激戰了三十余個回合。

林熠體內的太炎真氣越轉越快,身形也幻若閃電,在別哲法王上下前後翻飛盤旋幾不見蹤影,劍氣破空聲卻反而越來越輕,直至沉寂無聲,竟是將渾厚真氣深蘊於劍,不外泄分毫。

別哲法王的功力也仿佛越戰越強、無有窮盡之時,極少移動身體的他,一杖一掌似屹立在風暴中央的盤石,任憑激流洶湧撞擊,我自巍峨。

最奇的是,無論兩人掌風劍氣怎樣激撞交錯,街邊的屋宇乃至門前青苔竟都完好無損,一如平常。蹲在屋檐上的小金甚至感不到一絲的勁風迫面!

雁鸞霜心知肚明,這是場內兩人依舊保有余地,將各自的氣勁控制自如之故。

她是親身見證,林熠如何從昔日昆吾二代弟子,一步步成長為今天名動四海、睥睨八方的魔道至尊。僅僅三年前,林熠的修為還難入大家法眼,對抗仇厲尚且重傷,而今卻有實力與西帝別東來分庭抗禮,毫不遜色,怎不教人感慨萬分?

神思恍惚間,一縷情思繞腸千轉。卻不明白這天下正道的逆徒公敵,聶天之後的第一魔頭,是從何時起,破碎了自己二十余年清修悟道的通明劍心?

大雨滂沱,而心扉深處的雨,是否也正在淅淅瀝瀝落個不停,侵潤慧心?

正這時,別哲法王一聲雄渾悠遠的禪唱,打斷了她的思緒。只見紅影飛閃,別哲法王主動後撤三丈,與林熠拉開距離,左手豎起殷紅如血,已將須彌山心法提升至第三十重的“破寂天”!

雁鸞霜一凜,揚聲提醒道:“小心,那是‘摩訶薩真印’!”

林熠精神振奮。他從《幽遊血書》下卷中,曾讀到過有關摩訶薩真印的記載,曉得摩訶薩是梵語音譯,在佛經裏,專指有大慈悲、大心量、能普度眾生的大菩薩,以此命名的密宗真印,顯是非同小可。

與之相比,聞名於世的密宗大手印,簡直成了不值一提的小兒科玩意兒。

別哲法王與林熠鏖戰近五十個照面難分軒輊,漸生惺惺相惜之情。無奈事有殊因,這一戰非要打個生死勝負不可,否則何妨罷手相交?

他禪心如鏡不惹塵埃,莊嚴神聖的寶相在周身佛光映照裏猶如佛祖臨世,令人不由自主鬥志全滅,升起頂禮膜拜之心,輕頌佛偈道:“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嗚——”

袈裟鼓蕩、光霧繚繞,左手拇指與食指輕輕蜷扣成環,已立於心中!

一蓬恢宏廣大的浩然之氣迎面湧來,林熠的靈台在禪頌的感召中,竟不知不覺魔意退潮,鬥志衰減,生不出一點對抗的念頭。

電光石火裏,他的心頭猛然掠過容若蝶的玉容,想到佳人蒙塵命懸一線,滿腔熱血立時沸騰,豪情沖胸、仰天長嘯,戰意更盛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