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第四集 臥虎藏龍 第六章 雪見(第3/5頁)

林熠搖頭,回答道:“老朽孤陋寡聞,還請曹兄指教。”

曹彬呵呵一笑,伸手遙指前方數裏外的一座青峰道:“傳說幾千年前,那座名叫‘金雲島’的小峰上隱居著一位魔神。他不知犯下何事被貶入凡塵,卻依舊不思悔改,四處為孽。

“每逢月圓,他必要踏平附近一座村莊,將男女老少悉數剖心挖肝,下酒來喝。普通凡人雖對他恨之入骨,但實力懸殊又豈是這魔神的對手?久而久之,漣州的村民為保性命,便紛紛背井離鄉,逃亡他處。”

林熠笑道:“故事說到此處,通常便該有哪位大羅金仙體察人間疾苦,仗劍下凡,除魔衛道,將那位魔神打得萬劫不復吧?”

曹彬搖頭道:“不是這樣。如此過了數年,那魔神貪戀人間自在,竟樂不思遷,在金雲島上建了一座比皇帝老子還宏偉豪華的宮殿,並下諭招徠仆傭以供驅使。

“他還言道,誰肯入宮為仆,便免去其全家災厄。十年屆滿,盡可攜帶宮中珠寶珍玩回返家鄉,成家立業。”

林熠嘿道:“條件可謂優厚,那魔神最終招到人沒?”

曹彬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久之後還真有一個年輕人上了金雲島,自願為仆。但到最後,也只有他一人而已。原來漣州的父老鄉親早對魔神深惡痛絕,寧死也不願以身侍魔,惹來鄉鄰唾罵。

“偏偏這個年輕人舍棄了新婚妻子,告別年邁爹娘,獨自一人進了魔宮。沒幾日,他父母受不了親朋冷淡、鄉鄰譏嘲,竟被雙雙活活氣死。貌美如花的妻子不願背負罵名,亦改嫁他人。”

說到這裏,曹彬低低一嘆道:“這年輕人聞知消息後,竟不為所動,反責怪妻子沒有福分,不能等到自己十年後衣錦還鄉,共用榮華富貴。從此他死心塌地的侍奉魔神,奔前驅後極盡忠誠。

“漸漸魔神對他消除了防備,又因這年輕人能說會道,精明幹練,不覺大加欣賞起來。有一日醉酒之後,他無意中終於說出自己身上唯一的破綻,那便是腳板心乃其法力所不能及處,只消匕首運勁一戳,即刻元神潰散,萬劫不復。”

林熠心頭一動,已清楚這故事後來的走向,但並未插話,只聽曹彬繼續道:“魔神酒醒之後早忘了自己說過什麽。而那年輕人也真能忍得,又過了整整半年,他終等到魔神再次酩酊大醉的機會,把一柄鋒利的匕首用盡全身所有的力量,插進了魔神的腳底。

“魔神大吼醒來,見是年輕人下手暗算自己,頓時怒不可遏,臨死一擊最終玉石俱焚,同歸於盡。那座魔宮也轟然坍塌,如今只剩下一個方圓數裏的陷坑,留由後人憑吊。”

林熠靜靜搖頭,道:“這故事定然是假的了。當事者的魔神與年輕人都已死去,魔宮內又無第三人的存在,有誰能如此清楚的知道其中過程?”

曹彬道:“話雖這樣,但漣州的百姓還是願意相信當年確有其事。據說那年輕人的妻子得知真相後,悔恨不已,駕舟跑到湖中痛哭三夜,最後沉舟自盡。死去的身軀化作一座山峰,與金雲島遙遙相望,便是那座‘望夫崖’。”

林熠順著曹彬手指方向瞧去,果然看見金雲島東側裏許,有一座秀麗山峰,郁郁蔥蔥,婀娜多姿,大異於周圍其他峰巒,頗似一妙齡女郎長身遠眺。

曹彬接著道:“這典故世代相傳,後人感懷那年輕人忍辱負重,舍身刺魔的義舉,又傳說他後來魂魄未散,得道飛天,位列仙班,被敕封為‘伏魔天君’。

“於是漣州百姓集資建起奉仙觀,在第一重的主殿裏供奉的就是伏魔天君神像,更把此湖更名‘撫仙’,以慰其在天英靈。”

林熠恍然道:“難怪老朽在大殿裏看到的伏魔天君神像,卻從未在他處見過。”

曹彬問道:“先生在奉仙觀中遊覽多個時辰,可有何收獲心得?”

林熠嘴角逸出一縷奇異微笑,回答道:“心得或未可知,收獲卻有一二。”

這時湖面上寒風乍起,天色驟變,雲層攢聚,暗如晨昏。曹彬擡頭觀望,皺眉道:“這天氣說變就變,早上還好好的日頭,剛到中午竟就要下雪了。”

船老大奔了過來,問道:“曹爺,這天馬上要落大雪,是否要停船靠岸?”

曹彬想了想,道:“暫不忙,如此湖中雪景斷不能錯過。”

船老大也不多話,取來鬥笠分與兩人。湖面波瀾翻湧,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拍打船舷。但這畫舫甚大,行駛起來依舊平穩。天空中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飄落,開始尚嫌稀疏,然而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便幕天席地,白茫茫的一片掩蓋湖面。

此時所有的人都跑上甲板,戴起船老大分發的鬥笠,一個個笑語開懷。馬橫得意道:“大師兄,小弟的提議不錯吧!正趕上一場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