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第四集 臥虎藏龍 第四章 煉符(第3/4頁)

曹彬雙手珍而重之的接過,謝道:“林兄弟,愚兄就厚顏收下啦。我也有個好消息告訴你,清單上的東西總算置備齊全,現都藏在密室之中,你可要看上一看?”

兩人穿過暗門,到得那座圓形的靜室裏,諸般鑄器煉符的用品滿滿當當堆了一地,分門別類擺放齊整。其中最為醒目的當屬一尊三尺多高的鼎爐,乃太霞派的寶物,也被曹彬搬來。

曹彬問道:“林兄弟,你看還少什麽?愚兄好趕緊補齊。”

林熠笑道:“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小弟打算借石棘內丹煉制七道‘神雷驅魔符’,雷為陽之魄,以午時煉制最為妥當。

“我正可乘這會兒工夫設置法壇,加緊準備。等明日午時凈心存思,沐浴更衣後即可開始。不過,還要勞煩曹大哥替小弟打個下手,可莫叫委屈。”

兩人忙活了一整下午,將法壇築成。法壇設在石室中央,分作三層。最高一層上懸三清聖像,案上供著米酒、水果、香燭、金剛劍,另有調配妥當的朱砂,從神霄宮請來的黃紙等物事。

每一件東西的放置位置都大有講究,絲毫錯不得,更莫遑論顛倒了擺放的先後秩序。

第二層法壇依照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象方位供起四道木牌,木牌上所繪皆乃九天諸神,面向三清,神威凜凜。

最外一層的法壇祭起八道符咒,上面繪著形態各異的朱紅圖案,乃是引雷令符。

另外壇前壇後都刻有一道法印,遙遙相對。每層法壇的青磚地面上,也都被林熠刻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文字,卻是道家所用的龍章鳳文。但各門各派的寫法也不盡相同,愈發惹人好奇。

曹彬站在石室門口,搓手嘆道:“真沒想到築座法壇也這般辛苦細致,由此可知那些遊方道士是多麽害人了。”

林熠笑道:“那也未必。不同的靈符自有不同的效用,如等閑驅鬼求財,請子祈運,便不需這等繁瑣。而要煉制一道‘天符’,則不僅法壇的規模大上數倍,損耗的時力亦非小弟力所能及。不過我旨在煉出幾道神雷驅魔符保身安命,也不用太過講究。”

曹彬看了眼桌案上的黃紙,問道:“林兄弟,愚兄聽說也有人將符咒畫在棗木板上,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林熠道:“何止棗木板,其實可供畫符的材料林林總總不下一百之數。常見的有如黃紙、柏木板、棗木板、布、絹絲等,就連石塊、磚、瓦也能畫符。平日用的最多的還屬桃木板,以借助其驅魔辟邪的靈力。

“而施咒的方法也五花八門大相徑庭,例如筆咒、墨咒、水咒、硯咒、朱砂咒等等。”

曹彬道:“哦,想不到煉符之中竟有這麽多學問。”

林熠嘿嘿一笑,說道:“這些只是尋常小道,曹大哥若感興趣,閑暇時小弟亦可與你研討一番。什麽咒語、吉日,什麽日君訣、月君訣、天綱訣,什麽舌尖書符、淩空書符,保管讓你聽得昏昏沉沉,懨懨欲睡。”

曹彬大笑道:“這就叫做:‘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累彎腰。’”

翌日晌午,林熠早早的放學,與曹彬沐浴更衣,進入密室。

兩人在法壇前停住,林熠說道:“曹大哥,小弟就要開壇煉符,稍後不論遇到任何情形,你都不可妄動,只需在旁觀瞧,小弟自會掌握分寸火候。”

曹彬頷首道:“行,愚兄好比一個看客,就在台下瞧林兄弟如何唱戲啦!”

林熠緩步登上法壇。身披一件黑色太極法衣,足穿一雙七星雲履,頭頂銅簪束發,竟有幾分道骨仙風的味道。走到神案前靜立片刻,瞑目存思,摒除雜念,才燃起九炷煉自漱心庵的神香,恭恭敬敬插入香爐,口中低聲禱告,行跪拜大禮。

禮畢起身,林熠雙手捧起神案上所供的金剛劍,執於右手,左手一捏法訣,念念有詞,腳下禹步徐行,步罡踏鬥進入忘我之境。金剛劍緩緩亮起一泓光芒,汩汩流動越來越亮,發出低低的清越鏑鳴。

一蓬淡淡的金色光團從劍上湧出,霧濛濛的一片往四周擴散,瞬間將整座法壇籠罩,充盈著一種肅穆莊嚴而又恢弘奇異的氛圍。

曹彬遠遠站著,屏息凝神靜觀林熠施法,心中清楚此刻林熠的神思正交融天地,入道出世,故此不敢稍有異動,唯恐有所驚擾。

當金色光霧接觸到法壇前後篆刻的法印與龍章鳳文時,這些深烙入石的文字圖形,驀地煥放出炫目的光華,自下而上形成一道光束,與金剛劍的光芒合而為一,掠影浮光,冉冉升騰。

“叮——”

一記清脆如鐘罄的響聲傳出,法壇上祭起的三清聖像、四象神牌與八道引雷令符由內而外次第亮起,金光煌煌,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