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打著玩兒

朝廷不差錢,但收稅是一個政權表現存在感的重要途徑之一。殖民星拒絕交稅,甚至發展為半路埋伏上門收稅的官員,這讓朝廷無法接受。

這和國家林立的古代不同,大家都是大齊子民,每個殖民星的首腦人物幾乎都是漢人,直接出兵不合適。

於是朝廷譴責、嚴厲譴責。

殖民星自治機構則表示無辜:稅務官的死,真和我們無關,要怪就怪虛空太危險。由此可見,我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帝國開疆拓土,朝廷不僅不應譴責,還要表彰我們,順便免除稅賦幾萬年就更合適了。

朝廷和殖民星扯皮了好多年。

形勢漸漸明朗起來。

大齊有大大小小許多財團,每個殖民星也都有自治機構。但朝廷發現,其實許多財團暗中早已勾結到一起。十二顆殖民星,除了朝廷控制的三顆,其余九顆,被三大財團聯合體瓜分。

這些財團,基本都是古代勛貴後人創建。

所謂勛貴,有大齊開國時冊封的爵位,也有後來各國投靠大齊分封的爵位,例如段譽的大理王。

遺憾的是,小道士的恨天伯沒後人繼承。明萱是他徒弟,理論上也算他的後人,師徒如父子……父女嘛。可她本身就是公主,總不能自降身份吧?再者說當時是萬惡的封建時代,別說繼承爵位,女人都沒資格入族譜。

順便說一句,率先並入大齊的契丹、大理,原先的國王都獲得了王爵,後來的國家可就沒這麽高的待遇了。

當時是他們求大齊收留,朝廷又不傻,爵位泛濫就不值錢了。因此賜下的爵位越來越低,最後加入的國家,國王甚至只能做平頭百姓。

另外,還有一類不容忽略的勛貴,那就是孫氏皇族。

按大齊規矩,除太子外,其余皇子獲封王爵,他的後人則每代降一等,直到失去爵位。當然,每代只有一人有資格繼承爵位,其它人一邊玩兒去。

這種降爵措施十分重要,它保證了大齊的爵位不會爛大街。說起來,它比歷朝歷代都嚴格,甚至對孫氏皇族顯得很不公平,因為開國功臣和大理王等外姓爵位,是不降爵的。

然而太祖皇帝就是這麽規定的,誰敢反對?

當初太祖是這麽說的:“人家立下大功才能封爵,遺澤後代是應該的。你們屁事沒做,只因運氣好,開啟簡單遊戲模式,做了朕的兒子,就白得個王爺,不幹活光拿錢,這種美事還想子孫永享?別逗了。從王爺到平民,足足七代人呐。朕開創大齊皇朝,都沒考慮那麽長遠,我會亂說?”

這些勛貴地位高,沒實權,但能做生意呀。

多年後,朝廷看不上眼的小生意,演變為大財團。

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到了現代,這些財團的主人恰恰不是勛貴,而是失去爵位的那些人。比如七代後的孫氏皇族,或者外姓勛貴沒資格繼承爵位的子孫。勛貴屬於朝廷官員,他們不傻,暗中幫家族擴大產業規模沒問題,才不會公開和朝廷對著幹呢。

財團引導移民敵對朝廷,情況越來越惡劣。

他們告訴移民,大齊這個落後的封建王朝,已經成了人類進步的絆腳石。人人平等的時代,我們需要權責平等,而不是供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

什麽意思?造反唄。

這些財團單獨找出一個,無法和朝廷對抗,但聯合起來的力量,又遠超朝廷。當然,他們之間也有許多齷齪,不可能全部聯合。可在開發移民星過程中,整合而成的三大勢力,完全有資格和朝廷對抗!

朝廷坐不住了。

大約一百年前,雙方的戰爭終於打響了。

一開始是朝廷討伐某個勢力,很快發展為四方大混戰。不僅朝廷和移民星打得熱火朝天,三大移民星勢力之間,也動不動就互相指責,繼而發動戰爭。

戰爭開始後不久,三大移民星勢力宣布獨立。

這時朝廷才驚訝的發現,每個勢力的真正領袖,居然都是孫氏皇族的子孫。而且他們還都尚未失去爵位,在朝廷擁有不小人脈。

這些家夥在戰爭開始前就偷偷溜走,戰爭一開始,他們正式粉墨登場,以孫氏後人的身份,領導三大勢力向萬惡的封建王朝宣戰。

那麽,作為“鏟除人類進步絆腳石”的先進政權,他們之間為何也會起沖突呢?

理由相當滑稽,其中一個勢力組建的政權,竟然也是帝制……另外兩個勢力無語,譴責了這麽久封建王朝,您自己居然做了皇帝,這也太不要臉了吧?

可人家說了,我們的帝制,和落後的大齊有本質不同,我們的皇帝,那是人民選出來的!

別逗了,豬才信你。

大齊討伐“聯邦”,“同盟國”覺得無聊,隨便發表個檄文就去攻打“新帝國”。新帝國的皇帝陛下不知是腦袋發懵,還是自恃實力雄厚,應付同盟國的同時,居然跑去招惹聯邦。聯邦也不慣著他們,立刻派出一支部隊,和新帝國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