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你先勉強做著皇帝(第2/2頁)

“段兄,大理流行佛教,你們這些皇帝啊,接觸和尚時間太長,都快讓他們忽悠瘸了。你確定,你真的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做一個大齊閑散權貴?”

段譽斷然道:“願意,又不耽誤享樂,朝廷也不禁止權貴做生意發財,我為什麽不願意?”

段譽並不傻,為逍遙自在而主動放棄皇帝寶座,就算他願意,段氏其他人、大理權貴還不一定願意呢。

可他參觀過武學院後,越分析越覺得,大齊正在高速發展,未來必然把所有國家遠遠拋在身後。假以時日,大理、高麗這些自詡文明的國度,怕是在大齊人眼裏,也會和契丹一樣,淪為野蠻人。

現在抱大腿,總比以後被逼無奈投獻強。

可惜,在這種國家大事上,小道士永遠很業余。他當初敢建議耶律宗全搞集權制,就是明證。要知道,那對大齊可不是好事。

他可以和朝廷大佬胡攪蠻纏,也能搞出飛船部隊、武學院之類在別人看來十分神奇的東西。但是實話實說,玩政治,小道士就是個菜鳥。

後世大理是華夏的一部分,按說他該促成此事。

可後世的吐蕃、契丹也是華夏一部分呢,文良純等人對契丹也許還有點興趣,對吐蕃向來是嗤之以鼻的。這應該不僅僅是眼光局限問題,一群老奸巨猾的文臣,肯定有他們的考慮。

因此秦行之決定藏拙。

“好了段兄,有機會我跟文大人他們說說,但貧道不保證一定能說服他們。你也別有思想負擔,先忍耐點,勉為其難做著皇帝……”

……

冊立太子,完全屬於皇家內部事務。

理論上,除非和禮教相悖,朝廷大臣都無權幹涉,頂多通知他們一聲。因此,正常的做法是皇帝直接下旨冊立太子,並不需要舉行什麽儀式,更不會請周邊國家派使節過來觀禮。

要知道,只要皇帝沒死,太子隨時可以更換。你大張旗鼓搞什麽冊立太子儀式,以後看太子不順眼,想換都不好換,這豈不等於給自己挖坑?

再私密的家事,也擱不住太祖皇帝喜歡熱鬧。

當初太祖冊立太子,人選他根本無所謂。兒子多,可惜都不像他那麽“幽默風趣”,只能隨便拉出長子,反正大家都一個鳥樣。

但儀式必須足夠隆重,否則哪來的熱鬧?

太祖不見得就希望後人跟他一樣玩法,這點小道士可以作證。但他是開國皇帝,任何一個不起眼的舉措,都有可能成為所謂的“祖宗法度”。於是冊立太子儀式隆重盛大,就成了大齊傳統之一。

當然,歷代皇帝一般不會像孫蒙一樣,這麽早就冊立太子。即使那些遺傳了太祖不著調基因的皇帝,也會選擇等皇子們長大一點,再確定最合適的人選。雖說大齊也講究立長立嫡,但並不是特別嚴格。

我們有理由懷疑,不著調皇帝的目的,是希望老天爺給面子,兒子中間能出個同樣不著調的人才。這樣才能真正繼承自己的衣缽,把鬧騰發揚光大。

可惜,不著調這種天賦,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和當初皇帝大婚差不多,今天紫宸殿外的廣場上,聚集了大量大臣、勛貴,還有各國派來的使節。皇帝寶座上,孫蒙和兒子孫思道並排而坐,接受臣子的膜拜。

孫思道年齡太小,說話都只能吐單音節,這關系到他終身幸福的大事,對他來說,還不如父親手裏冒出的小火苗有意思呢。

他好奇的伸出小手去抓火苗。

孫蒙一抖手,火苗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由水組成、活靈活現的微縮版飛龍。這家夥懶得出類拔萃,但只要是好玩的東西,他從不吝嗇下苦功。比如現在的水龍,能塑造得這麽逼真,就是他不厭其煩改進的結果。

孫思道小手用力一抓,水龍應聲破碎。

“噠噠噠!”孫思道不高興。

孫蒙攤開手掌,一個泥土做的小人兒緩緩冒出來,然後在他的掌心翩翩起舞。

“噠噠噠!”孫思道興高采烈。

大臣和使節離得太遠,視力有限,看不清皇帝在幹什麽。可同樣站在遠處的“道門來賓”卻看得清清楚楚,李奉常忍不住看了眼旁邊的小道士。

秦行之報以微笑:“陛下百忙中不忘練習法術,果然是個合格的道祖苗裔,值得贊揚,貧道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