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鬧洞房很可怕

恨天宮弟子滿意而歸,孫蒙和秦行之就沒那麽高興了。

金三胖死了。

按說他挾持皇帝在先,就算孫蒙真誅他九族,讓整個金家莊給他陪葬,也是合理合法,誰都挑不出錯來。可問題是,如果孫蒙沒有閑得無聊,和小道士跑來山谷見金三胖,這些事都不會發生呀。

更要命的是,金三胖是要挾契丹人的重要砝碼,他這一死,大臣們享受不到敲詐的爽,會不會罵孫蒙一個狗血淋頭?

說實話,孫蒙對大臣們的怒火還是挺打怵的。

秦行之出主意:“反正除了大力營清楚,契丹人不知道,你家大臣也不知道,咱們幹脆裝傻得了。”

“高,實在是高!”孫蒙立刻被說服,“我們又沒打算讓殺入聖見到金三胖,他是死是活根本不重要嘛。至於最後一次好處,我們不貪心,不要就是。”

秦行之對騙人完全沒心理負擔,孫蒙則只要理由說得過去,管他契丹人發現真相後會幹什麽呢。

於是兩人理直氣壯地回了京城。

……

皇帝大婚的日子終於到了。

當初秦行之還沒到京城,就聽說了皇帝要大婚的消息,如今都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孫蒙才終於要舉行婚禮。由此可見,皇帝娶媳婦和民間是完全不同的。

事實上,從幾個月前起,相關人士就一直在為大婚忙碌,什麽納采、問名、納吉、納征……某種意義上,那時大婚就已經開始了。

不過真正舉行婚禮,卻只在今天。

按太祖皇帝留下的規矩,婚禮要在紫宸殿(俗稱金鑾殿)前的大廣場舉行,原因是——熱鬧。

事實上,當時文臣們沒少反對,太祖皇帝卻非常固執,甚至以在皇宮內建青樓相要挾。最後雙方只能妥協:大婚可以在室外舉行,但“六禮”不能改動過多。

這段內情早隨時間消逝,太祖不著調的傳說卻變得根深蒂固,“在皇宮裏建青樓”是證明他想法奇葩的一項典型事例,再也沒人知道,那其實只是個威脅臣子的借口。

作為穿越者,孫昊就算再不靠譜,也不可能給自己戴一頂環保型帽子啊。

每次想到“熱鬧”這個奇葩理由,小道士都覺得可笑。大齊太祖登基前就已經成親了,再熱鬧也和他無關,你說他定這個規矩是不是很無聊。

至於說趕兒子婚禮的熱鬧,抱歉,那是不可能的。

皇帝又沒有退休一說,只要太祖活著,他兒子就不可能稱帝,也就沒機會使用皇帝大婚的禮儀。

其實孫蒙這種登基後大婚的情況,在大齊歷史上並不多,這時代又不提倡晚婚晚育,一般太子登基前就成親了,說不定孩子都有了好幾個。

孫蒙能有這個機會,還要“歸功”於他爹。

先帝是個謙謙君子,做事未免就有些較真,明明能輕松做皇帝,他非要兢兢業業事必躬親。這種敬業態度,按儒家理論是明君的表現,大臣們根本沒立場勸,總不能說“陛下您玩兒去,一切有我們”吧?

李奉常倒是勸過,可惜效果並不好。

還是後來,大臣們見他玩日理萬機越來越上癮,大婚後數年都沒有子嗣,這總算是個用來勸他的理由,就請求他為天下計,多和皇後嬪妃交流交流。

生下孫蒙,皇帝可能覺得自己完成了組織上交代的任務,再次投入到朝政中不能自拔。

結果孫蒙就成為歷朝歷代皇家少見的獨子,沒有任何競爭者,而先帝則積勞成疾,孫蒙還沒成年他就歸了天。

也正是因為被先帝的認真給傷害了,大臣們對孫蒙的不著調性子才有了足夠的寬容。

不親身經歷不會知道,有時候皇帝太認真負責,對臣子們來說,那也是一種折磨。

秦行之今天事不少,所有來觀禮的外國使節都需要他安排協調,即便如此,他還是抽了個時間跑到孫蒙那裏看了看。

作為皇帝,孫蒙當然不會和民間新郎一樣親自去迎娶楊采薇,只需在皇宮等著,大臣們自然會替他處理一切。

孫蒙打扮得非常精神,身穿絳紗袍,頭戴通天冠,配合肥嘟嘟的臉盤子,頓時顯得比平時成熟了許多。可惜表情動作暴露了原形,在寢宮走來走去,坐立不安。

見到秦行之,孫蒙大喜:“小道士你可算來了!外面熱不熱鬧,人多不多?”

“這不廢話嘛,文武官員、王公貴族,但凡能喘氣的都來了,使節也全都就位,能不熱鬧?這個時候,若是有人在廣場上扔幾顆炸彈,樂子可就大了。”

“炸彈是什麽?聽起來很好玩的樣子,你有嗎,給朕來上幾個,等會兒典禮上我扔著玩兒。”

“沒有。別打岔,我有正經事要說!”

孫蒙乖乖閉嘴,等秦行之發言。

“本來我只管安排好使節就算盡了職責,可誰讓咱們是朋友呢,我得替你的性福考慮啊,所以我就來了——胖子我問你,鬧洞房的事兒,你準備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