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兄弟 第十二章 囚籠(二)

“原來你就是阿笑六年前去荊州認識的朋友。當時他回唐家堡之後向我提起過。他原本幾乎是不和我怎麽說話的,但是那次回來之後,居然主動和我說起他去外面歷練的經過來。唉,大概除了我他實在找不到人說話了吧。而他說起你們一起在荊州天火派的時候,他很高興。整年整日地在唐家堡裏習武修行,那去荊州一趟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好玩的經歷了。”

“……當時確實蠻有趣的。他剛認識我的時候,我正在浸糞坑。”

“哈哈哈哈,這他也對我說起過……聽說你還有個很有趣的師傅,可惜他沒見到。”

“……連我都已經好幾年沒見到他了。不過最古怪的是好像他總能在需要的時候找到我。”

原本周圍巡邏站崗的士兵也不知在什麽時候撤走不見了,好像那位李大人已經徹底把他們遺忘了一樣。不過他們兩人卻一點都不在乎,有吃有喝,還能這樣開開心心的閑聊,加之這木籠實際上也根本困不住人,想出去隨時都可以,看起來簡直就好像是專門給兩人準備的休息的處所一樣。

這一聊起來,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過得飛快,兩人都是走南闖北,見識經歷極廣的人,話題自然多不勝數,從各地的江湖掌故,風土人情,美食特產一直聊到武功法術,小夏也順便向唐公正討教些武藝上的東西。他的拳腳功夫本來就是東學一式西學一招,雖然戰陣廝殺的經驗豐富,但到底不成系統,和武藝稍精一點的對手正面對上就是破綻百出。而唐公正既也是自己磨練出來的一身武藝刀法,又有世家傳承的深厚底蘊,加之自身的天賦奇高,武學境界也眼界之高之廣,幾乎已不在任何一派宗師之下,對小夏一加指導點撥,就讓小夏有如醍醐灌頂,豁然而通的感覺。甚至唐公正還挑了一些適合小夏的唐門散手招式教給他。

“這……四哥此舉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被你們唐門的人知曉你將唐門絕學傳授給外人……”

“不過一些小小招數,何足道哉?若是有唐門的人問起,你便直說是我傳你的他們也不敢拿你如何。而且那些修為高超的叔伯們,也未必真會在意這等小事而為難你。”唐公正灑然搖頭,不以為意。頓了頓,他又頗為不屑地繼續說:“武學之道廣闊無邊,但其實又互通脈絡,萬流歸宗。正該互相交流印證,才能發揚光大推陳出新。即便是我唐門最高深那幾門絕學,也是參考了天魔五冊和道門典籍再加以融合修改而成。那些自以為是,敝帚自珍的門戶之見,這心態便已落了下乘,和那些老想著將掙來的錢財用以傳家的農戶商賈又有何異?心思眼界就已經桎梏於門戶高下裏,哪裏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得見至精至遠的武道境界?”

小夏摸頭苦笑。按照這樣的說法,天下九成門派和學武之人都是一文不值。不過他也禁不住心中佩服,這樣的萬中無一的心胸氣度,才正是成就一位千萬中無一的大宗師的必然條件。

難怪他即便是連暗器都不會用,唐家老太爺卻還是收他作內門弟子。小夏覺得有些明白了。

“不過說起來夏兄弟你為人聰明機靈,悟性更高,無論是學武還是修煉符箓法術都算是頗有天賦之人。武藝上面錯過了幼時的苦練,筋骨已然成型那是沒辦法,但你自幼在道法符箓上浸淫多年,即便不另外拜師,自己想辦法博采眾家之長,靜下來花上些時間專修法術相信也能有一番不俗的成就,何必早早就四處遊歷闖蕩呢?”

小夏搖頭,還是苦笑:“四哥說笑了。這道門法術不比武功修煉,一切求諸自身,乃是需要煉丹搬運,存神靜思,‘財’‘侶’‘法’‘地’都是必須的,我一介無門無派的浪蕩野道士,即便是想靜下來潛修也不行啊。連那不問世事自顧自行修行求道的五行宗,不也是在各處設立分派吸收附屬幫會收羅各色煉丹符箓的材料和靈物,傳授法術售賣靈符換取金銀麽?”

“哦,這倒是我疏忽了,不過夏兄弟若有意願,我唐家堡中也有專修符箓道法的場所,你大可……”

小夏擺擺手,淡然一笑,說:“這番話阿笑也說過。不過我還是習慣一個人。而且我師傅說過,這千般法術就算修煉到極致用到極致,焚山煮海改天換地,也不過只是大道的旁枝末節罷了,過分沉浸其中好比學武之人一味地比誰力氣大一般的可笑。偏偏還要為此費盡心思來成門立派,收斂財物,難免接下來便是爭權奪利等等齷齪俗事,這於修道來說無疑舍本求末。道在何處?在天,在地,在人心,在便溺,在世間萬物,在你自己,何必只守著些法術符箓?所以我還是以人馭術,順其自然,練到哪個地步就算哪個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