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各方震動,如日中天的征兆(第2/2頁)

重要的是,要阻止大律,就只有參與爭霸。並且,這不僅僅是王策的意願,也是紀千敗等人的意願。

大律在未來三五年後,必定會面臨北策府這一個注定的對手。包括律帝在內,大律君臣關心的自然就是北策府的兩大最致命優勢。

武帝,以及神秘的戰靈軍。

這不是所謂潛在的對手,而是已經擺上台面的對手。如果不是有三年和平協議,早就開打了。

八大武帝遲早要去找武神,威脅只是眼下的,律帝不在意。真正要命的,是神秘的戰靈軍。

正如軍機堂各位大佬的深沉:“在與北策府交戰之前,一定要摸清戰靈軍的底細。戰靈軍的各種相關情報,以及戰力等等,必須要刺探出來。”

錦營給力,大律是最了解戰靈軍的,但其實也不多。大律軍機堂絕對不想和一個未知底細的敵軍交戰,沒人想這麽幹。

扈寶估計很郁悶,王策基本很少動用戰靈軍,就是想刺探也沒機會。除非把王策給綁架了嚴刑逼供。

所以,扈寶沉默半晌,給了一個最可靠的建議:“若然想要刺探戰靈軍的情報,那就要從戰場著手。北策府的下一步必定是小郎國和小雲國。”

扈寶無疑是一個聰明人,他沒說完,但包括律帝在內,全是眼睛一亮:“不錯,就這麽辦。”

“派人暗中接觸這兩個小國,設法促動他們與北策府交戰。”律帝凝神交代:“哪怕為此付出一些援助和許諾,也可以。並且暗中派人協助指揮作戰。”

“陛下英明!”首輔大贊,這一來,一邊能揭開戰靈軍神秘面紗,一邊也能延緩北策府壯大的步伐。

律帝看天。這時正是金秋時節,烈日當空。他隱隱看見,北策府如日中天的征兆。

……

吞並趙國,標志北策府正在謀求擴張壯大,並參與天下爭霸。

對有心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

趙國一丁點的硝煙都沒有萌生,轉眼就被一口吞下。一個小小的罪州,就吞下了坐擁二十七州領土的趙國,絕對是蛇吞象的經典之作。

蛇吞象,需要足夠的實力,足夠的胃口,乃至充分的消化能力。最重要的,是充沛的野心,非要認為是雄心也無妨。

不論人為制造多少的分歧和含義,野心和雄心本來就是一回事。

已投效北策府的文人和武者,無不歡呼雀躍。外人怎麽看,但對於他們本身,北策府的雄心和實力,才是最切身的利益。

大律在北方戰場的決定性戰役,正在飛速的擴散影響力,也正在震動九洲。

天下第一強軍一旦出手,果然實力非凡。北方戰場的今次戰役,是決定性的,蠻國覆滅基本已成定局。

燕國淩國等北洲各國,無不感到菊花一緊。大律拾掇了蠻國,就好比北唐肅清了來自背部的軍事和武力威脅,就能一心一意的對中南部展開攻勢了。

不論大律和律帝被王策調戲多少次,這始終是一個龐然大物,是九洲唯一能淩駕上等之國之上的超級大國。

一旦失去蠻國的牽制,一個蠢蠢欲動的大律,就隱隱讓人感到烏雲蓋頂的窒息壓力了。

蠻國慘敗,也是一個相當明確的信號。

燕國和淩國心知絕對不是對手,只有拼命的拉攏盟國,組成一個聯盟。

東洲的北唐各國,獲知北方戰場的情報後,也在第一時間加緊了戰爭步伐。北唐密鑼緊鼓的籌備對大世的戰爭,南部三國更加是加快了互相征戰的節奏。

海洲的上榮和大宣也不再戀戰,拼命的以擴張領土和人口為第一要務。

除了王策,沒人淡定得起來。王策的淡定,是來自戰靈軍的底氣。

戰靈軍是不需要人口,不需要根據地的。就算北策府被摧枯拉朽的暴掉,王策也能大剌剌地拍拍屁股,轉身就去大律境內玩武裝示威,順便向大律展現什麽是新時代的“三不男人”。

經過多次人界鬼界的大戰後。

復活滿編的曹魏軍團,還剩下十五萬大軍,是三級中階軍團。

還未滿編的蜀漢軍團,暫時有大約十萬大軍,是三級下階軍團。

青銅壺儲備的四大意志武帝,以及多名武宗的精氣魂,足以復活一個完整的朝代軍團,尚且有余。王策還沒決定復活哪一個朝代軍團。

據說大律能輕松動員五百萬,甚至八百萬大軍。

王策忽然發現,並相信,他絕對很有必要多儲備一些武帝的精氣魂。

也許是巧合,九洲的這一天,無數武帝都身不由己地感到一種寒冷,用力的扯了扯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