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一章 百勝關前(第2/2頁)

主將任天行,龍行虎步向此處走來,目中燦若星辰。

“可還記得月前,那殷禦令使者傳達之語?若欲援兵,需孔帥入皇京城為質。陛下若是因此生怒,必定興兵討伐。正是落入殷禦彀中。”

虎中原則是手捏著拳,關節處不斷“哢嚓嚓”的作響。

殷禦的原話,是——“朕見過他那愛妃孔瑤貌美,絕於人寰。朕最近頗是想念,可請此女入京為質”。

本來兩國之間,以親屬為質子原本也沒什麽。然而聽這些言語,分明是在暗示這位元辰皇帝,在垂涎孔瑤美貌。

這哪裏似個明君之言?不止是對宗守,也是對整個大乾上下的羞辱!

即便此時想來,虎中原也仍覺是義憤填膺,羞惱之至。

“內閣那些家夥,還卻求什麽援軍?明知不可能,還有主動湊上去,這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那任老丞相,也實在是腦子糊塗了。明知大商,不可能發兵。

“內閣並未有錯,先示之以禮,搶據大義。”

孔瑤搖頭,對任博之舉,頗是贊賞。而之前任天行之言,她也深有同感。

殷禦得十二鎮國銅人,以李別雪為國師,有了支撐至境的手段。一應行事,都是銳氣十足。

然而此人的韜略手段,依然是世間少有。

敲打石家,使石千裏不得不把所有力量,都專注於侵攻江南,無力牽制皇室。

而激怒宗守,更是意圖叵測。使大乾進退失措,更為大商制造外壓。

殷禦要想向國內世家門閥,以及各處藩鎮下手。

這些勢力哪怕明知不敵,也會盡力反抗,甚至魚死網破。

然而若與大乾與暗夜魔廷相較,這些世家,只怕寧願繼續與大商共存。也不願被夜魔族掠奪,或者在大乾,權利喪盡。

再若宗守真是怒起,拋開天方世傑,興兵與石千裏決戰。無論勝負,殷禦都喜而樂見。可謂是一石數鳥。

“末將還是兩日前的想法!此處兵兇戰危,請貴妃殿下,移駕金陵。”

那任天行人如鐵塔般矗立,神情執著地看著孔瑤。

“此處有任天行在,定能再堅守十日!倒是貴妃若有什麽閃失,必定會影響陛下決斷。兩日前,貴妃以陛下下落不明。您需在此穩定軍心之由推托、此時陛下回歸在即,想來已可安寧軍心——”

孔瑤卻仍是搖頭,並不以為意:“十二鎮國銅人在殷禦手中,大乾危如累卵。我只有坐鎮此地,才能幫得上夫君。這座關城,絕不容又失!我在這裏,必定堅守至最後,與此城共存亡!”

那任天行皺眉,有些惱火的,看向虎中原。而後者則報以無奈之色。

孔瑤性情堅執,若抱定了什麽念頭,哪怕山崩海裂,也不能更該,哪裏是他能勸得動的?

若濤蘇辰則是敬佩不已,忖道真不愧是宗守的女人,也不愧是不世名帥,有如此膽魄。

站在這裏也無需指揮,關城上下守軍只望見其身影,就可信心百倍了。

孔瑤則是淡然,對於任天行的擔憂她理解,可卻絕不會妥協。

她只有在這裏堅守足夠久的時間,才能使大乾國內,征召更多大軍。

只有令石千裏,看不到攻陷江南的希望,才會把注意力放回國內。盡力去抗衡殷禦,而不是用力於外,與殷禦妥協臣服。

只有耗盡大商財力,使大商不得已繼續加稅,繼續朝世家門閥下手。

才能使其國內生亂,極力反抗,牽制殷禦。

宗守未能取得十二鎮國銅人,那麽這是她唯一能為宗守做的。

為知遇之恩,也為夫妻之情。

“那是什麽?”

“火鴉?”

“難道是火鴉魔主到了?”

議論之聲,使孔瑤驚醒。擡頭望天,只見一只只赤紅鳥兒,自雲層中穿出,越來越多,漫天蓋地。

赫然都是一只只靈焰凝聚的烏鴉,成千上萬,似無窮無盡。

孔瑤面色一沉,若是此人,那麽今日之戰,就有些棘手。

此人實力,也不過是聖階後期。然而一身大法,卻尤其適合戰事攻城。

原本也不懼此人,偏偏這關城之內,因大軍調往天方世界與金陵之故,兵力都不足五十萬。

隔著數十裏,一個破鑼般的笑聲,也遙遙傳至。

“元辰陛下有言!若孔瑤你肯束手而降,他日後可饒宗守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