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浮黎劫 第七章 嫦娥(第2/3頁)

後羿皺了皺眉頭,正欲說話,城樓上一名老人正在遙觀夏軍來勢,聽得動靜,忙下樓過來察看,先看見嫦娥殊色,不由也是一呆,正了正神色,看見旁邊的後羿,始則一驚,再則大喜,撩衣袍撲通一聲向前跪倒:“君侯,君侯,你終於回來了,朝廷大軍轉眼即到,若無君侯主持,老臣等無所倚仗,真不知如何是好!”

“招大夫,你且起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大王何以派大軍征伐我東夷?”

“君侯難道不知其中緣由?”

“我遭逢奇事,真是一些也不知道,你快將眼前情勢與我說說。”

“禹王已故,禹王長子啟王即位,言君侯與伯益共謀,將禹王謀害,如今伯益大人已經被啟王以謀逆之罪斬殺,國相飛熊領軍征討東夷,言欲取君侯之頭,祭奠先王。”

禹王死了?啟即了位,飛熊前來取我首級?後羿腦中轟然一響,抓住那老人招靈的肩膀,連連搖動:“你說什麽?你說什麽?大王乃蓋世英雄,天上天下,一人而已,怎會身故?”

“君侯,君侯,你且冷靜,先王是否身死,臣等也不確知,只是如今啟王已經即了大王之位,傳令四方,以君侯為首逆之人,這卻是千真萬確。”後羿怔怔立在當地,嫦娥立在他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掌。

後羿呆了片刻,已隱隱明白了三四分,點了點頭,對招靈道:“我已知道了,都隨我來。我既在此,諒那飛熊兵將雖多,又有何用?”與眾人一同上樓,傲來城四門巡視的東夷大臣次民、空桑、巫立、寒促、逢蒙等人聽說後羿回來的消息,匆匆趕來,見到後羿身邊的嫦娥,一時目光都迷離了起來,只是他們不比常人,終能自制,都上前一一拜見了。

嫦娥聽著他們一一報上名姓,又見後羿端然不動,受他們拜禮,秀靨上驚異之色越來越濃,起身伏在後羿面前:“小女不知公子就是君侯,多有冒犯,請君侯恕罪。”

“你有何罪?”後羿呵呵長笑,將嫦娥扶起,仍舊抱著她坐在身邊,嫦娥見眾人在前,嬌羞不勝,掙了幾掙,哪裏掙得脫,只得隨他。

眾人方才見過,還未來得及暢敘別情,城下人馬聲嘶,夏軍已到城前。後羿臉色一變:“嘿嘿,夏軍到了,你們隨我去會一會那飛熊國相。”眾人都隨後羿下了城樓,來到女墻之前,向下觀望。

只見夏軍在城前一字排開,當中高高豎起一面大旗,上繡著一頭巨大黃熊,崢嶸蹀燮——夏人乃軒轅黃帝有熊氏之後,故以黃熊為徽記。中軍鼓響,夏軍往左右一分,十余名將佐擁著一名金盔紅袍的老將來到陣前,眾人認得是大夏國相、東征主帥飛熊——只見他單手提韁,寶劍出鞘,耀日生輝,長眉入鬢,白須飛動,雖是戎裝在身,又且長途跋涉,終是修行之人,不但不見老邁疲憊,反頗有飄飄出塵之態——東夷大臣見了,心中都暗暗喝彩。

飛熊來到陣前,往城上一看,後羿赫然在列,不由一愕,瞬即恢復鎮定,高聲喊道:“那城頭上站著的,可是東伯侯?”

“某家正是後羿,飛國相,你領大軍犯我東夷,這是何故?”

“君侯做下謀逆之事,勾結伯益,刺殺先王,畏罪逃歸,怎地反來問我?”飛熊嘿嘿冷笑。

後羿本是聰明智慧之人,聽得這番言語,已將其中情由猜得七七八八:老匹夫,我知道了,大王之死,分明是你和夏啟小賊與天庭勾結,將大王謀害,復又栽贓給我和伯益大人,可嘆大王竟生出這種虎狼之子。只是當時我已爛醉,取我性命易如反掌,不知這些奸賊當時何以不直接動手?又想到自己負隨扈保護之職,身臨危局,竟只顧飲酒,喝得昏醉,人事不知,以致大王遇害,大王——心中悔恨之極,雙目含淚,向天高呼:“大王,後羿有罪,上通於天!”手掌揚起,重重拍下,“轟隆”一聲,傲來城女墻塌了二三丈,土石飛揚。

飛熊見狀,劍指城頭,高聲冷笑:“東伯侯既知自己罪惡滔天,何不速速下城授首?免得連累這東夷城中數十萬無辜百姓?”

後羿聽這老匹夫巧舌如簧,顛倒黑白,氣得渾身發抖,嫦娥握著他左手,緊了一緊,後羿轉頭看她,見她如水明眸深深看來,心中忽然柔柔的平靜下來,覺得這飛熊當眾誣罔,將他誅殺便是了,卻又何必動氣?當下也冷笑數聲:“老匹夫,你誣我刺殺大王?有何人為證?還是任你這老匹夫一人信口胡言?”取角弓在手,“老匹夫,今日你既然犯我國境,那也不必口講,你可敢接我三箭?”

“有何不敢?”後羿神箭勝於天人,當年九箭射落九日,三界為之震動,飛熊與他同殿為臣,深知後羿本領,心中暗暗警惕,口上卻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