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及年代表(第6/9頁)

大陸公歷697年12月下旬,卡曼帝國第二兵團三萬人南下平陸府,在平陸府北部平原遭遇西北大軍,最後兵團長霍夫曼自殺殉職,僅八千余人投降,同時平陸府城太平守軍投降,西北軍收復平陸府全境。

大陸公歷697年12月下旬,卡曼帝國大軍與城衛軍團在清河府城展開激戰,最後,城衛軍團與前來增援的帝國第四軍團退回帝都,至此,卡曼帝國控制北原郡榆林府、清河府,普爾人占領燕雲郡雲中府,帝國朝野振動。

大陸公歷697年12月下旬,西逃的八萬清河太平軍內哄,二萬余人歸順平陸府西北軍,六萬人南下返回太平教控制區。

大陸公歷698年1月上旬,李無鋒與七皇子司徒元、九皇子司徒朗達成協議,組成聯盟,大皇子司徒泰逃回燕雲郡、三皇子司徒峻逃回五湖郡;廖其長與常貴請求李無鋒兵發解江南郡與五湖郡之危,最後三人達成一年之約。

大陸公歷698年1月18日,九皇子司徒朗繼任帝國第二十九任皇帝;七皇子司徒元受封楚王,領地為江南郡;李無鋒受封為秦王與兼任關西郡軍政節度使,李婉拒秦王封號,但是正式兼任關西郡軍政節度使。

大陸公歷698年1月,因司徒朗接任帝位,司徒泰轄下燕雲郡與東海郡北部三府、司徒峻轄下五湖郡皆拒上繳帝國中央的財稅,帝國內戰一簇即發。

大陸公歷698年2月,倭人立原部攻占多頓王國庫克群島,並以庫克群島為跳板,攻占多頓王國南部新月半島,倭人與多頓王國各十余萬人於新月半島全羅谷地對峙。

大陸公歷698年2—5月,因古基預測東大陸將有長年災害,李無鋒下令收購東大陸各國與安第斯諸國糧食,至此東大陸糧食大多控制在李無鋒手中,也影響東大陸未來三年的勢力發展。

大陸公歷698年2—5月,李無鋒和平收回漢中、錦城二府,關西郡統一。同時,帝國第六軍團與南部軍區獨立師團投向司徒彪,司徒彪被封為湘王,領地為五湖郡;司徒峻被封為晉王,領地為河朔郡。

大陸公歷698年3—5月,帝國大軍與馬其汗國大軍激戰於溫寧府,巴陵府也浮動起來,馬其汗國敗象漸露。

大陸公歷698年3月,西北私下支持溫拿軍,並派人入天南郡策反,李無鋒開始在天南郡與緬地部局。

大陸公歷698年3月15日—4月,多頓王國與倭人激戰於全羅谷地,歷經一個多月血戰,雙方死亡達十二萬人以上,再次進入對峙,史稱“絞肉機之戰”。

大陸公歷698年4月,司徒彪大軍攻克溫寧府,並組建帝國第十一軍團。

大陸公歷698年4月,司徒泰大軍擊潰帝國第十軍團,奪得彭城府,大有一舉吞下東海郡之勢,並宣布成立帝國第十二軍團,正式揭開帝國內戰序幕。

大陸公歷698年4—5月,提克人北征海德拉巴人領地,印德安王國內戰全面爆發,三部聯盟五十萬大軍被滅,西北大軍強勢介入,最後,提克人僅存十多萬人南返,三部聯盟在西北軍扶助下維持王國中央統治權。

大陸公歷698年5月,印德安王國與西疆都護府簽訂“唐河帝國西疆都護府與印德安王國友好互助條約”,西疆都護府獲得東北三行省(克什哈爾、孟加、加萊)統治權,但名義上主權屬於印德安王國,並將派大軍協防三部聯盟,西疆都護府與三部聯盟的盟約正式浮出台面。

大陸公歷698年5月,太平教溫和派發動兵變失敗,薄近塵、許文哲二人被軟禁,四萬多太平軍遁走九江府,藍百林接收二人殘余勢力。

大陸公歷698年5月,南捷洛克軍團第二師團在內應接應下,收復安原府全境。

大陸公歷698年5—6月,西北十余萬大軍入侵天南,郎永泉宣布下野,溫拿也宣布接受西北招安,天南郡、緬地落入李無鋒手中。

大陸公歷698年6月,天南三個軍團整編為印德安王國派遣軍團四個師團,呼延 、舍內任正副軍團長;北原太平降軍與緬軍整編成為西南軍團四個師團,木力格、溫拿任正副軍團長。

大陸公歷698年6月,科米尼公國大軍入侵提克人領地,占領魯恰爾行省,提克人在西北的扶持下與科米尼人陷入對峙,提克人開始向西北靠攏。

大陸公歷698年5—6月,西北大軍在印德安王國獲得的九百五十萬盎司黃金運抵慶陽城,西北銀行進入三部聯盟與提克人領地經營,西北銀行成為帝國西部金融界龍頭。

大陸公歷698年6月,帝國北方軍區攻下金陵府,司徒泰控制東海全郡,但是經過多月戰亂,東海經濟完全崩潰。

大陸公歷698年6月,江南郡首廖其長與七大世家秘密會面,達成“畫舫之議”,江南資金、人才等大舉西移至西疆都護府控制區,促使西疆都護府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