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橫掃六合 第二章 鐵馬冰河 第七十九節 曲線

當舍內率領第六軍團大舉進入毛淡棉王國時,南洋聯盟的駐軍幾乎沒有做出一點像樣的反應。大唐帝國的外交部長剛剛從南洋聯盟議會所在地暹月城離開,滿口信誓旦旦,希望南陽聯盟不要介入即將爆發的大唐與馬其汗之間的戰爭,南洋聯盟議會外交委員會的議員們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會斷絕對馬其汗的軍事援助和貿易渠道,但是卻很隱諱的表示南洋聯盟不會支持武力來解決爭端的方式,所以南洋聯盟也不會介入這一場戰事中,獲得這個保證的大唐外交部門也對南洋聯盟的中立立場表示歡迎。

除了在湄河盆地的入口處也就是哈雷要塞遭遇了毛淡棉不足一萬守軍的輕微抵抗之外,舍內的第六軍團幾乎就是勢如破竹,從哈雷要塞到湄河盆地中心的湄內城方圓五十公裏範圍,第六軍團僅僅用了兩天就完成了對毛淡棉王國的征服和占領,徹底控制了湄河盆地,而大軍前部更是日夜兼程直插入大寮國。

大寮國的情況更是令人吃驚,貧苦和疾病似乎一直困擾著這個內陸小國,而南洋聯盟南方那些富有的國家和城市只怕從來沒有想到過這裏還有如此貧窮的一個成員國,整個大寮國不足五十萬人,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首都聖象城僅有不足兩萬人的居民,當第六軍團一路跋涉到這裏攻占了聖象城暫時囚禁了大寮國國王之時。許多居民甚至還沒有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似乎他們也並不關心這一點。

“沒有糧食,沒有藥物,沒有街道,沒有像樣地建築物,起伏不平的道路。暴曬的太陽,店鋪屈指可數,生意門可羅雀,四散飛舞的蒼蠅和到處流淌的汙水構成了聖象城的主凱律,貧苦不堪地居民,腐敗不堪的官員,渾渾噩噩的國王和貴族,一切都在炎熱的氣候中昏昏欲睡,這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國度,如果大陸要評出最窮困的國家。我想大寮國至少應該列入前三名,之所以北面的馬其汗人沒有在占領越京、安坤和傑美洛之後沒有順勢拿下這裏,我想不是因為他們仁慈,而是這裏的情形倒了他們的胃口,讓他們再也沒有興趣來當這裏的主人。”這是帝國《東方時報》著名隨軍記者潘漢壽在跟隨著第六軍團進入聖象城進行了兩天采訪之後得出地結論。

“大寮國的地理位置和崎嶇的交通決定了它在南洋聯盟中地位的低下。地處內陸腹地,地勢坎坷不平,交通不便,除了森林資源外似乎沒有其他出產,而交通瓶頸又限制了森林資源的開發。這大概也是馬其汗和南洋聯盟對大寮國不太感興趣地主要原因。截至目前為止,大寮國在南陽聯盟中似乎仍然只是一個觀察員國的身份,因為它企圖加入南洋聯盟的想法遭到了來自南方沿海地區成員國的一致反對。那些富有的成員國擔心在大寮國入盟之後會讓他們承擔起一筆巨大地扶助開支,而這些人顯然不願意這樣做。”這是《帝國新聞》的隨軍記者柯道南從聖象寄往帝都《帝國新聞》總部的郵件中地分析介紹。

對於第六軍團的到來大寮國上下都表現得相當遲鈍,當包括國王在內的官員貴族被暫時控制起來之後,似乎並沒有對聖象城的民眾生活造成多大影響,也許民眾也早已厭倦了這種平靜但毫無生氣的生活,當第六軍團大軍入城時,一幫警備隊甚至主動向帝國軍隊提出了繳械和幫助帝國軍隊帶路充當向導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大唐的到來也許會讓他們貧瘠困苦的生活帶來一絲希望,遠勝於現在這種死氣沉沉的境況。

直到第六軍團三個師團越過大寮國邊境殺入越京境內時。如夢初醒地馬其汗駐軍才算反應過來,不過這個時候他們雖然接到了來自羅尼西亞的急報,但是似乎已經有些為時過晚了。

貢明城位於東湄河的上遊,緊鄰越京最大的湖沼區──湄澤,這是一座相當美麗的城市,曾經有兩百多年越京國都的歷史,直到阮氏王朝結束統治,被北方的黎氏王朝興起所取代,才最後遷都中部越京城,以平衡南北兩地的勢力,而由於黎氏王朝為了抗衡中部貴族勢力,大力拉攏南方貴族,使得黎氏王朝很快就和南方貴族形成的聯盟,南北夾擊,成功的控制了整個越京國。但是內部雖然平定下來,卻未曾想到會被來自東面的強鄰所窺覷,越京肥沃的土地和良好水熱條件使得它成為一個糧食生產的純出口國,而且越京糧食以香稻、糯稻為主,不但產量不亞於尋常稻米,其獨特的口感更是讓周圍食用稻米為主的鄰居們羨慕不已,這也成為越京遭惡鄰窺伺的主要原因。

貢明城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偏處內陸腹地,加之緊鄰東湄河和湄澤,城市建設在湄澤與東湄河之間的高地上,較為零散,準確的說並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區域,城區內的交通也是水路和陸路並重,在某些情況下水路往往比陸路更便捷。